明月今又来,延月山窗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室(àn shì)的意思:指秘密、隐蔽的地方或情况。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琼台(qióng t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宫殿或高耸的楼阁。
染素(rǎn sù)的意思:染指于美好的事物,表示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
洒扫(sǎ sǎo)的意思:指打扫、清理。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洗尘(xǐ chén)的意思:洗去尘埃,净化身心。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 鉴赏
此诗《九月十五月下作》由清代诗人顾云阶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静谧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明月今又来”,以“明月”为引子,点出主题,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接着“延月山窗开”,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迎接月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下来的“暗室如白昼,清辉洗尘埃”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带来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篱落空庭影,亭亭松与梅”描绘了月光下庭院中的景色,松树与梅花在月色中显得格外高洁,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高雅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挥毫染素翰,一字倾一杯”则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每一字都如同美酒般醇厚,寓意着诗人的作品如同佳酿,值得细细品味。
“昔人秉烛游,岂欲登蓬莱”引用古人手持蜡烛夜游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虽身处现实,但心怀理想,渴望达到精神上的逍遥境界。“蓬莱在方寸,洒扫上琼台”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比喻,意味着真正的仙境就在心中,只要心灵纯净,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现实与理想的交融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商山四皓
引领盻层巅,遥见四老人。
苍颜映绿水,一一严衣巾。
望之即再拜,重其古先民。
或云黄与绮,于此避强秦。
至德尚可想,遐踪浩无邻。
翩然若仪凤,览德翔秋旻。
亡国失大老,兴邦得祥麟。
威容动黼扆,问荅何精神。
明两有馀庆,偏爱遂沦湮。
至今仰遗烈,英气犹振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