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乌山土地庙》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乡村社会的生活场景和对土地神的崇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耕而食,凿而饮”,开篇即点明了农耕文明的基础生活状态。农民通过辛勤的耕作获取食物,通过挖掘水源解决饮水问题,这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
“相传中古遗风,尚留村社”,接着诗人指出这种生活方式和社区组织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村社是古代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在其中共同生活、劳作、祭祀,形成了紧密的社区联系。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传统习俗的延续性,也暗示了乡村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春有祈,秋有报,愿与故乡父老,同拜神旗”,最后四句则聚焦于对土地神的信仰和祭祀活动。春天播种时,人们会向土地神祈求丰收;秋天收获后,则会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感谢。这样的仪式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祖先智慧的传承。通过与故乡父老一同参与这些祭祀活动,人们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维护着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和土地神崇拜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一种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沙岸登舟
五里儿女步,虚沙映断筇。
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
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
市桥东半榻,侧影夕阳中。
己丑除夜
鬓丝残雪影,况复在尘埃。
暮色随钟尽,年光逐水来。
邻逋灯下索,乡梦戍边回。
明日听春雨,渡江登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