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清乌山土地庙》
《德清乌山土地庙》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对联

耕而食,凿而饮,相传中古遗风,尚留村社

春有祈,秋有报,愿与故乡父老,同拜神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村社(cūn shè)的意思:指农村社会或乡村社区。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神旗(shén qí)的意思:指指挥作战的旗帜,比喻领导者的威信和威力。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中古(zhōng gǔ)的意思:中古是指中间的古代,表示在两个时期之间的古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乡村社会的生活场景和对土地神的崇拜,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耕而食,凿而饮”,开篇即点明了农耕文明的基础生活状态。农民通过辛勤的耕作获取食物,通过挖掘水源解决饮水问题,这是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

“相传中古遗风,尚留村社”,接着诗人指出这种生活方式和社区组织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村社是古代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在其中共同生活、劳作、祭祀,形成了紧密的社区联系。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传统习俗的延续性,也暗示了乡村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春有祈,秋有报,愿与故乡父老,同拜神旗”,最后四句则聚焦于对土地神的信仰和祭祀活动。春天播种时,人们会向土地神祈求丰收;秋天收获后,则会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感谢。这样的仪式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祖先智慧的传承。通过与故乡父老一同参与这些祭祀活动,人们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维护着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和土地神崇拜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一种颂扬。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寄韶卿

莫因梅柳忆西湖,且守仙华小隐居。

霜木绝怜诸老尽,雨灯动是十年疏。

休官陶令长思友,陋巷嵇康懒报书。

衣食有馀休浪出,我愁无地可耕渔。

(0)

沙岸登舟

五里儿女步,虚沙映断筇。

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

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

市桥东半榻,侧影夕阳中。

(0)

己丑除夜

鬓丝残雪影,况复在尘埃。

暮色随钟尽,年光逐水来。

邻逋灯下索,乡梦戍边回。

明日听春雨,渡江登越台。

(0)

寄赠王佥判龙泽新之官广陵

多君孝子里,云物尚依然。

岁晏木叶下,月明湖水边。

看图须女分,对策亮阴年。

到此若为别,犹言赠马鞭。

(0)

夜坐呈韶卿

修行吴楚间,鹤去杳难攀。

衰世已如此,愁身更入山。

巢居避太岁,药饭救羸颜。

故友在江海,相思不得还。

(0)

中秋龙井玩月

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

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

嗅衣腥在水,窥户影疑禅。

长啸望参伐,行来精舍边。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