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一个在驿站中的行旅者之眼,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与民生的状况。
首句“去年共说是丰年”,点明了时间背景,去年是一个丰收之年,预示着粮食充足,百姓生活可能较为宽裕。接着,“水碓矶头缆米船”描绘了一幅繁忙的码头景象,人们正将收获的粮食通过水碓进行加工,然后通过船只运输到更远的地方,体现了农业社会中粮食流通的重要性和繁忙的劳作场景。
“一斗几文□子白”这一句中的“□子白”可能是指货币单位,暗示了粮食价格的高低。通过对比“一斗几文”的价格,可以感受到当时货币价值与粮食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普通民众对物价变动的敏感和担忧。
最后一句“腰间能否纳官钱”则揭示了社会的另一面——赋税负担。行旅者询问自己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官府的税收,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赋税重压问题,以及普通民众在经济压力下的生存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朝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民众的生活境遇,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生活的艰辛,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的社会现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逍遥乐.春草
梦影黏云无据。和他恨天残碧,销沈今古。
才逗歌尘,又惹离愁,迷却一条归路。年芳偷度。
怕无端紫曲门荒,茜裙人妒。
正分手短亭,绿暗烟雨。送了芳骢初去。
留将嫩莺还住。甚年年野火,烧不尽断肠处。
香堤尚记得,曾碍凤莲双步。
依前衬波南浦,别怀慵赋。
汉宫春.蛰园牡丹盛开,浩态酣春,秾香薰昼,命觞留赏,如在石家锦障中也。用梦窗韵写之
宫扇开时,讶锦窠云髻,新降仙姝。
含情暗欹粉靥,浓梦刚苏。
雕阑旧倚,傍瑶天、风露都殊。
春似怯、霞帷半卷,绿衣低捧琼盂。
洛浦频年怨别,恰归骢暂驻,教伴清娱。
殷勤坠香漫扫,歌席凭铺。
金裙舞罢,又幽禽、催唤提壶。
还仔细、罗屏雨重,玉妃酒困谁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