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灞桥(bà qiáo)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讨论的地方。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春波(chūn bō)的意思:指春天的波浪,比喻春天的景色或春天的气氛。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火炉(huǒ lú)的意思:火炉是指炉内燃烧旺盛的火焰,比喻工作、学习等场合的繁忙和热烈。
精微(jīng wēi)的意思:形容深奥微妙,细致精巧。
麻事(má shì)的意思:指麻烦的事情,繁琐的事务。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轻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天气寒冷,但不算严寒。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诗情(shī qíng)的意思:指诗人的情感和意境,也可以表示具有诗意的情感和意境。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烟景(yān jǐ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色,形容景色美丽而朦胧。
早起(zǎo qǐ)的意思:早上早点起床
桃李年(táo lǐ nián)的意思:指桃树和李树的年份,比喻人们的学问、才能在某个时期内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 注释
- 早起:清晨。
轻寒:微寒。
尚:还。
裌衣:夹衣。
饭馀:饭后。
春雨:春雨。
满:洒满。
行旂:行人的旗帜。
春波:湖面春水。
绿处:碧绿的地方。
春草碧:春草繁茂。
晓露:晨露。
晓日晞:朝阳升起。
桃李:桃花李花。
年年:每年。
春富贵:象征富贵。
桑麻:农事。
事事:处处。
道精微:体现精妙。
诗情:写诗的灵感。
火炉畔:火炉边。
风雪:风雪天气。
灞桥:古代地名,有诗意。
烟景:景色。
归:向往。
- 翻译
- 清晨起来还有些微寒,穿着夹衣出门;吃过饭后,春雨洒满了行人的旗帜。
湖面春水碧绿,岸边春草繁茂,晨露浓厚时分,朝阳正升起。
每年的桃花李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富贵;农事中处处体现出生活的精妙细致。
写诗的灵感不在火炉边,而是来自风雪中的灞桥,那里的景色令人向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自己的情感体验。
“早起轻寒尚裌衣”一句,设定了清晨微凉的气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穿着的关注,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的生活状态或是对温暖的渴望。紧接着,“饭馀春雨满行旂”,则描绘了一场春雨过后湿润的街道,行人匆匆的景象,通过“饭馀”二字,更添几分生活气息。
“春波绿处春草碧”和“晓露浓时晓日晞”两句,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春天的水面波光粼粼,草木青翠欲滴,而晨曦透过浓密的露珠,映照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
“桃李年年春富贵”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赞赏,同时也隐含着对丰收和富足生活的向往。接着,“桑麻事事道精微”,则转向了劳作之人的勤奋与细致,可能是诗人对农村生活的一种描绘或是对辛勤工作态度的赞美。
“诗情不在火炉畔”这一句,是对传统诗歌中常用以烘托氛围的手法进行反思,诗人的情感和灵感并不需要借助特定的场景,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最后,“风雪灞桥烟景归”,则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画面,风雪渐歇,桥上飘逸着淡淡的烟霭,景物在诗人心中逐渐归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和谐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