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己亥杂诗·其六十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灵文(líng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诗词的内容有灵性、有文采。
识字(shí zì)的意思:
◎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制字(zhì zì)的意思:
题表字。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翼日, 象贤 因邀致十数人, 南容 引生与之饮。谓曰:‘谚云:“三公后,出死狗。”小儿诚愚,劳诸君製字,损 南容 之身尚可,岂可波及侍中也。’”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第六十二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文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首句“古人制字鬼神泣”形象地表达了古人创造文字时的艰辛与智慧,仿佛连鬼神也为之感动;次句“后人识字百忧集”则揭示了文字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伴随其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诸多烦恼。然而,诗人自我表白:“我不畏鬼复不忧”,他似乎已经超越了这些忧虑,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最后一句“灵文夜补秋灯碧”描绘出他在静谧的夜晚,借助秋灯下研读文字的场景,显得深沉而专注,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文字的创制和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执着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