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郭子》
《赠郭子》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紫髯狐腋翩翩,万里风烟指掌前。

策杖天穷章亥步,然藜夜校景纯篇。

城佳白马时能识,地暖青牛再眠

好杜悬河薄晓吴山何地不堪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薄晓(bó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策杖(cè zhàng)的意思:指引、引导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亥步(hài bù)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阶段,只差一步之遥。

狐腋(hú yè)的意思:形容人虚伪、阴险的样子。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青牛(qīng ni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才或有潜力的人。

吴山(wú shān)的意思:指无法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悬河(xuán hé)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内容丰富、长篇大论。

夜校(yè xiào)的意思:夜校指在夜晚进行的学习或教育活动。

再眠(zài mián)的意思:指一次睡眠还不够,需要继续睡眠。

章亥(zhāng hà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具有卓越的才能和品德。

指掌(zhǐ zhǎng)的意思:指掌意为指手掌,表示非常熟悉或了解。形容对某个事物或领域非常了解,掌握得很好。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赠郭子》。诗中以“紫髯狐腋自翩翩”开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郭子的风采,仿佛一只身披华美皮毛的狐狸,轻盈地在广阔的天地间穿梭。接着,“万里风烟指掌前”,展现了郭子的远见卓识和豪迈气概,仿佛他能够将万里之遥的景象尽收眼底。

“策杖天穷章亥步,然藜夜校景纯篇”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郭子坚韧不拔、勤奋学习精神的赞美。章亥是古代著名的学者,而景纯则是宋代文学家,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赞扬了郭子在学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和深厚造诣。

“城佳白马时能识,地暖青牛可再眠”则进一步描绘了郭子的智慧与生活情趣。佳马、青牛象征着郭子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独特见解。

最后,“好杜悬河吾薄晓,吴山何地不堪怜”表达了诗人对郭子才华的钦佩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杜悬河比喻郭子滔滔不绝的才思,而吴山则代表了诗人与郭子之间深厚的友谊,无论身处何地,这份情谊都是珍贵无比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子个人风采、学术追求、生活情趣及友情的描绘,展现了王世贞对郭子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欣赏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北海位奠玉币用《瀚安》

瀚海重润,地纪亦归。吞受百渎,限制北陲。

一视同仁,我心则怡。嘉荐玉币,神其格思。

(0)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其二十六西方迎神用《凝安》

有岌斯安,有涵斯洽。聿相厥成,允祀是答。

爰饬乃奏,乃奏既协。于昭降止,是遵是接。

(0)

中夜闻泉

昨日西山野外通,声如秋雨带松风。

谁怜邺下重城夜,却似江南廨署中。

烛烬垂花飘砚席,月华凝雪映帘栊。

此时新得潺湲听,吟咏狂思学谢公。

(0)

鹊桥仙.五十八岁方得子

元家道保,白家阿雀,俱生在、五旬有八。

喜君得子与同年,怪檐外、鹊□嘲哳。

我疑释老,携来付与,人尽说、眉如翠刷。

龙门种定入龙门,且早做、韩檠生活。

(0)

满朝欢令

未央宫阙丹霞住。十二玉楼挥锦绣。

云开雉扇卷珠帘,烟粉龙香添瑞兽。

瑶觞一举箫韶奏。环佩千官齐拜首。

南山翠应北华高,共献君王千万岁。

(0)

满江红·其一寿人六十四

在昔尝闻,老彭祖、寿龄八百。

试屈指、我公今岁,才方八八。

乙百更添三十六,算来总是公年月。

对梅花、时候庆生朝,真欢悦。儿即劝,金蕉叶。

孙又把,沉檀爇。喜儿孙满目,芝兰英发。

笑问堂前王母看,而今几度蟠桃结。

道当时、亲手共栽培,何须说。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