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行 漫 兴 宋 /方 岳 野 性 惟 便 水 竹 居 ,老 来 自 觉 转 迂 疏 。图 书 四 壁 饭 不 足 ,烟 雨 一 犁 春 有 余 。纸 上 古 人 俱 已 矣 ,山 中 今 我 定 何 如 。春 风 独 立 鸟 声 碎 ,不 是 言 诗 亦 起 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水(biàn shuǐ)的意思:指言辞轻浮、毫无分量,缺乏实质性内容或价值。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野性(yě xìng)的意思:原始、狂放不羁的性格或行为。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迂疏(yū shū)的意思:迂疏指行动或言谈思维迟钝、拘泥、不灵活。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 翻译
- 我喜好野外的竹林生活,年老后觉得自己越来越疏懒。
家中只有书本四面环绕,食物却常常不够,但春雨绵绵中耕作,生活仍有余裕。
书中古人的智慧已成过往,如今我在山中又会怎样呢?
独自在春风中聆听鸟鸣,这声音虽不言诗,却也触动了我内心的诗意。
- 注释
- 野性:指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
惟便:只觉得合适。
水竹居:竹林居所。
老来:年老时。
自觉:自己感觉到。
转迂疏:变得越来越疏懒。
图书四壁:满屋都是书籍。
饭不足:食物供应不足。
烟雨:春雨。
犁:农具。
春有馀:春天的生活富足。
纸上古人:书中的古代贤人。
俱已矣:都已经过去。
山中今我:现在的我身处山中。
定何如:会是什么样子。
春风独立:独自在春风中站立。
鸟声碎:鸟鸣声细碎。
言诗:谈论诗歌。
起予:启发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自然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野性惟便水竹居,老来自觉转迂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复杂事务的逐渐淡漠,只愿意过简单自在的生活。
"图书四壁饭不足,烟雨一犁春有馀"则写出了隐居生活中的物质清贫,但精神上却感到满足。即使是简朴的饮食,也能在春天的烟雨中感受到自然赋予的一份馈赠。
"纸上古人俱已矣,山中今我定何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古人留下的文字已经成为过去,而现在的自己,在这山中又该如何自处?
最后两句"春风独立鸟声碎,不是言诗亦起予"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独自一人,听着鸟鸣的声音,即便不是故意要吟咏诗词,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了创作的灵感。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居生活与世俗纷争,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愿。同时,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