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等(bù děng)的意思:不同,差别大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极知(jí zhī)的意思:非常了解,极其熟悉
来宁(lái níng)的意思:来到宁静的地方,指远离喧嚣,寻求安宁。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粼粼(lín lín)的意思:形容水面闪烁明亮的样子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蹄轮(tí lún)的意思:比喻人们的追求和奋斗,如同马匹蹄踏车轮一般,永不停歇。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薰风(xūn fēng)的意思:指风吹过后,留下的芳香气味。
阴深(yīn shēn)的意思:形容暗藏着危险、阴险狡诈的情况或人物。
中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年龄在中间的岁数,即中年。
- 翻译
- 还未等到暖风拂面,小楼已找不到车马踪迹。
深知中年离别不易,但明天未必不是新的春天。
黄莺鸣叫时山林静悄悄,绿荫深处水光闪烁。
老去后我宁愿与花草共赏,人间繁华已成过往。
- 注释
- 不等:未及。
薰风:温暖的春风。
问津:询问道路。
小楼:小巧的楼房。
认蹄轮:辨认车马的痕迹。
极知:深知。
中岁:中年。
难为别:难以分别。
未必:不一定。
明朝:明天。
黄鸟:黄莺。
闹时:鸣叫时。
山寂寂:山林寂静。
绿阴深处:浓密的树荫下。
水粼粼:水面闪闪发光。
宁:宁愿。
芳菲:花草。
竞:共赏。
俯仰:抬头低头。
迹已陈:痕迹已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送春》,是一首表达对春天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人生中难得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不等薰风已问津,小楼无处认蹄轮":这两句描述的是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却无法追寻它的踪迹。"薰风"指的是春风,"问津"则是探询渡口之意,意味着春天已经离去。"小楼无处认蹄轮"则表达了诗人在自己的居所中也找不到春天留下的任何痕迹,如同难以辨识车轮的踪迹。
"极知中岁难为别,未必明朝不是春":这两句是对人生易逝和春光易逝的一种感慨。诗人深知人到中年后难以再有改变,也不确定明天是否还能遇见春天。
"黄鸟闹时山寂寂,绿阴深处水粼粼":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景象。"黄鸟"指的是黄莺,它们在树林间欢唱,虽然声音清脆,但整个山谷却显得异常寂静。而"绿阴深处水粼粼"则形容山谷中绿荫下水流潺潺的景象,"粼粼"形容水声细微而连续。
"老来宁与芳菲竞,俯仰人间迹已陈":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即使到了老年,也愿意与那些美好的时光一争长短。"俯仰"是指低头和抬头的动作,形容诗人在回忆往事时的神态,而"人间迹已陈"则意味着人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成为陈迹。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生命无常以及难得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