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乃千里隔,岂识毫釐差。
沙仍望金顾,庸讵忘旧耶。
金谓尔无功,我贵固足誇。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非复(fēi fù)的意思:非常、极其
贵价(guì jià)的意思:指物品珍贵、价格昂贵。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莲子(lián zǐ)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纯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披沙(pī shā)的意思:披沙指的是穿越沙漠或沙地。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污泥(wū ní)的意思:比喻道德败坏、品质低劣的人或事物。
无加(wú jiā)的意思:没有增加,没有添加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相去(xiāng qù)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或距离。
依倚(yī yǐ)的意思:形容离别时情感深厚,舍不得分离。
庸讵(yōng jù)的意思:庸俗无知,愚昧无知。
这首诗《杂言》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比金与沙的关系,探讨了价值、地位与认知之间的深刻哲学思考。
诗中以“披沙拣金”开篇,比喻在平凡中寻找珍贵之物,形象地阐述了价值的本质并不取决于外在形式或环境,而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接着,“一贱混污泥,一贵价无加”,通过金与沙的对比,强调了地位与价值并非绝对对应,地位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价值的增减。
“其始相依倚,相去分不赊”,描述了金与沙最初时的紧密关系,暗示了价值与地位的初始联系。然而,“终乃千里隔,岂识毫釐差”,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且这种变化往往源于细微的差异,强调了认知与理解的重要性。
“沙仍望金顾,庸讵忘旧耶”,表达了即使地位发生变化,金与沙之间的情感纽带并未完全断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不易被割断。接下来,“金谓尔无功,我贵固足誇”,则从金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之所以贵重,是因为自身拥有价值,而非依赖于与沙的关系,体现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最后,“尔沙胡不悟,莲子笑莲花”,以莲花与莲子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莲花象征着高洁与美丽,而莲子则是其内在的价值所在。这里通过金(莲花)与沙(莲子)的对话,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即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装饰或地位,而在于自身的内涵与本质。
整首诗通过金与沙的对比,以及莲花与莲子的隐喻,探讨了价值、地位与内在本质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