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来廷(lái tíng)的意思:指事情或人物的出现或到来。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拾遗(shí yí)的意思:拾取遗失的物品。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廷诤(tíng zhèng)的意思:在朝廷上直言敢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声。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一上(yī shàng)的意思:指一出现、刚一上来的意思。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云海(yún hǎi)的意思:形容云彩密布的大海,也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
真儒(zhēn rú)的意思:指真正的儒家学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
忠纯(zhōng chú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忠诚纯洁,不受外界诱惑或利益驱使的人。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 翻译
- 一直以来,朝廷上的辩论雄壮堂皇,不辜负西山和紫阳的期望。
大家都说拾遗这样的职位适合召见黯,不应让清正的诏书长久困扰他。
真正的儒家学者的功业谁能完全理解,他们忧虑国家忠诚纯正,从不狂妄自大。
登上蓬莱仙岛欣赏云海,归来后详细讨论虞舜和唐尧的时代。
- 注释
- 廷诤:朝廷上的辩论。
伟堂堂:雄壮堂皇。
西山:历史上的贤者象征。
紫阳:道教名山,这里代指贤明的君主。
拾遗:古代官职,负责纠正帝王言行。
召黯:召见黯,指任用贤能。
清诏:清正的诏书。
烦滂:困扰,烦扰。
真儒:真正的儒家学者。
事业:功业。
测:理解。
谩狂:狂妄自大。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世界。
云海:形容仙境的景象。
细毡:细致入微的讨论。
虞唐:虞舜和唐尧,代表远古的盛世。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汤汉所作,名为《赠久轩提刑江东二首(其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在仕途上的期许和对国家的关切。
“向来廷诤伟堂堂,不负西山与紫阳。”这里借用历史上的贤臣直言朝政,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以及对其才能的肯定。
“尽道拾遗当召黯,不应清诏久烦滂。”诗人鼓励朋友在仕途中要有所作为,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而不是长时间地沉默不语。
“真儒事业谁能测,忧国忠纯不谩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的士大夫之道难以衡量,以及对朋友忧国忧民、忠诚不渝的品格的赞扬。
“一上蓬莱看云海,细毡归去论虞唐。”这里借用仙境蓬莱山和古代历史事件,表达诗人对于朋友未来仕途上的美好愿景,以及希望朋友能够回顾历史,吸取经验教训。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瞻远瞩和深厚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林作寄金陵知己
十八贤真在,时来拂榻看。
已知前事远,更结后人难。
泉滴胜清磬,松香掩白檀。
凭君听朝贵,谁欲厌簪冠。
忆东林因送二生归
好向东林度此生,半天山脚寺门平。
红霞嶂底潺潺色,清夜房前瑟瑟声。
偶别十年成瞬息,欲来千里阻刀兵。
可怜二子同归兴,南国烟花路好行。
奉和春日望海
韩夷愆奉赆,凭险乱天常。
乃神弘庙略,横海剪吞航。
电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
连云飞巨舰,编石架浮梁。
周游临大壑,降望极遐荒。
桃门通山抃,蓬渚降霓裳。
惊涛含蜃阙,骇浪掩晨光。
青丘绚春组,丹谷耀华桑。
长驱七萃卒,成功百战场。
俄且旋戎路,饮至肃岩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