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架屋(jià wū)的意思:指搭建房屋,比喻虚构事物或言论。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梅尉(méi wè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忠诚正直。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三经(sān jīng)的意思:指三种经典著作,也泛指重要的书籍或经典。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石墩(shí dūn)的意思:石墩是指用石头砌成的墩子,比喻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本。
王谢(wáng xiè)的意思:王谢是指王朝和诸侯的名字,代表着权势和地位。在成语中,王谢常用来比喻权贵富有的人家。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乌皮(wū pí)的意思:形容人的皮肤黑而帅气。
啸咏(xiào yǒng)的意思:高声歌颂
争端(zhēng duān)的意思:指争吵、争执的纠纷或冲突。
十三经(shí sān jīng)的意思:指古代儒家经典中的十三部经书。
乌皮几(wū pí jǐ)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少或数量非常少的情况。
徐孺子(xú 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能够做出成年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形容年少有为、聪明过人。
郑公乡(zhèng gōng xiāng)的意思:郑公乡是指人们对于忠诚、正直、公正的称赞,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苏幕遮·其四·徐石兄卜居徐庄》。诗中,诗人以郑公乡和梅尉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图景。"安石墩头,王谢争端起"暗指历史名门的遗迹,与徐石兄的居所形成对比,强调了徐庄的不凡之处。
接着,诗人赞美徐石兄如南州徐孺子般的高洁品格,他的居所虽然简朴,但被赋予了高尚的人文气息,"天付吾庐,预注高人里"表达了对他的敬仰。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书房中的丰富藏书,"十三经,廿一史"象征着学问渊博,而"啸咏乌皮几"则体现了主人的闲适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认为即使是竹舍茅庐,只要君子居住其中,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佳处,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崇尚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乌
城头老乌尾毕逋,呀呀飞来声相呼。
未央宫殿夜方徂,红靴玉带开金铺。
宝蟾吐水石芙蕖,日奉君王同欢虞。
舞衣香坠红氍毹,漏声琤琤滴铜壶。
乌啼未已星渐无,炯炯烛龙上天衢。
万年枝影转扶疏,峨峨当殿群臣趋,请上当时无逸图。
余尝会李商老于海昏识吕居仁于符离今已五六年矣偶见二公倡和诗各次其韵一首.寄居仁
维舟浊汴偶相逢,弹铗归来四壁空。
耕道十年常九潦,谋身一国自三公。
似闻讽谕能知白,岂但诗词要比红。
申国凛然生气在,故知郎子有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