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已难为强,衣犹不惮更。
《挽宜人李氏·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谁(ā shuí)的意思:阿谁是指某个人,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不明确或者不方便直接点名,所以用阿谁来代替。
得非(de fēi)的意思: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程度非常大,强调事物的真实与否。
法仪(fǎ yí)的意思:法仪是指法律和礼仪,也可以表示法治和法度。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梦境(mèng jìng)的意思:指睡觉时产生的幻想、幻境,也泛指虚幻的境界或美好的幻想。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僧戒(sēng jiè)的意思:僧人所守的戒律,泛指人们应当遵守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 注释
- 僧戒:佛教中的戒律。
法仪:佛法的仪式或教规。
经梦:在梦中体验佛法。
悟人生:对人生有深刻领悟。
食已:饭后。
衣犹:衣服仍然。
禅力:禅定的力量。
去住:去和留,指生活的选择。
自由情:随心所欲的情感。
- 翻译
- 谁来传授僧人的戒律,又该去哪里迎接佛法的仪式?
两次在梦中经历佛法,三次感叹人生的真谛。
即使饮食难以勉强,衣服也毫不畏惧更换。
这难道不是禅定之力深厚,让人去留自如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挽诗,题目为《挽宜人李氏(其二)》。虽然题目中提及了挽诗和具体人物,但这里只关注诗句的内容。诗中描述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悟:
僧人接受戒律,遵循佛法仪式,似乎在梦境中两次体验佛法,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三次领悟。他饮食简单,勉强维持,衣物虽旧也不怕更换。这可能暗示僧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以及禅定修行带来的内心强大。最后两句表达了僧人对自由的追求,认为可能是禅修的力量使他能随心所欲地进出禅定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禅修者的心境与超脱,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