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二○四》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二○四》全文
宋 / 释正觉   形式: 偈颂

一物长灵十方普应。骑声跨色,超眺越听。

浩浩也能纵能横,如如也能动能静。

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

佛云常乞是清规一切食中斯正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长灵(ch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灵活、敏捷的特点。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动能(dòng néng)的意思:指事物运动的能力和动力。

个样(gè yàng)的意思:个样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独特、特殊、与众不同的成语。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能动(néng dòng)的意思:能够积极主动地行动或表现出活力和创造力。

清规(qīng guī)的意思:清规指的是清晰明确的规矩和纪律。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正命(zhèng mìng)的意思:指按照命运的安排和规定去做事,不违背天意,不违背道德准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理念。"一物长灵,十方普应",意指佛法无边,无所不在,具有深远的生命力和普遍的感应力。"骑声跨色,超眺越听",形象地描绘了佛法超越世俗的界限,能够穿透声音与色彩,让人心灵得以超越和倾听。

"浩浩也能纵能横,如如也能动能静",强调佛法的广大无垠,既可以随缘自在,又可以静心内观,体现出佛法的动态与静态皆可适应的特性。"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比喻修行者不论身份,只要真心向道,都能在修行中获得满足,不执着于物质来源。

最后两句"佛云常乞是清规,一切食中斯正命",引用佛经中的教诲,指出常怀谦卑之心,以乞食为修行的一部分,这是佛教僧侣的清净戒律,也是正确的生活方式。整首诗寓教于诗,体现了禅宗般的心境和修行智慧。

作者介绍

释正觉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回叠前韵

跣足登■确,支颐对孱颜。竹间暗水咽,岩际栖云閒。

花气袭幽壑,岚光生远山。

少文应识此,胜处相追攀。

(0)

双溪口号·其一

石田茅屋正当溪,绿叶阴森万木齐。

一径飞泉悬峭壁,夕阳时节过山西。

(0)

秋夜书怀·其二

书生白面亦谈兵,杀贼无人孰请缨。

忧国何须论在位,轻财未必尽沽名。

剑锋未试光腾啸,棋劫难消尚战争。

寄语运筹帷幄者,好须努力答升平。

(0)

宿清水岩题壁

野寺虽萧瑟,禅房结构精。

清泉流月出,疏磬逐云行。

地僻人踪断,松高鹤梦清。

何时脱尘网,居此息劳生。

(0)

薄暮次罗山野望

长征此去路无穷,漠漠征尘逐晚风。

一片孤城哀角外,千竿修竹夕阳中。

血腥战骨争饥犬,雨打荒营没乱蓬。

但愿牧民来召、杜,笙歌重见旧瀛东。

(0)

途次西螺驿口号

镇日旅尘侵,沿溪复出林。

随行三尺剑,伴睡七弦琴。

瀹茗消尘虑,观书静道心。

笋舆虽逼仄,兴到亦高吟。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