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二十六日作》
《七月二十六日作》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古风

流光飞电夙志良堪羞。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

浅薄何为于焉托馀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编(chén biā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编织纺织品时的纤维、线头杂乱无序。

飞电(fēi diàn)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电一样飞快。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林幽(lín yōu)的意思:指树木茂密、环境幽静的林木。也用来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末契(mò qì)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或关键时刻,双方达成了最终的协议或默契。

浅薄(qiǎn bó)的意思:指思想、知识或见识浅陋,缺乏深度和广度。

夙志(sù zhì)的意思:指早年时期就立下的志向和目标。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与弼在七月二十六日创作,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

首句“流光一飞电”描绘了时间如闪电般快速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不待人的主题。接着,“夙志良堪羞”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早年志向的自责和遗憾。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自己与真正的朋友或知己难寻,日常琐事和世俗的束缚让他难以摆脱,视线被尘世的繁杂所遮蔽。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情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想象中的竹林和荷池,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些宁静而美好的景象成为了他精神寄托的对象。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最后,“浅薄谅何为,于焉托馀命”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有限的承认,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生命意义的尝试。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生活态度,将余生寄托于自然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解脱的努力。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东岳醉眺

苍帝祠前开锦席,青玕树底读碑文。

深杯自可宽怀土,一饭谁能忘报君。

地远祇应瞻紫气,山高赢得望红云。

朱花瑶草春风媚,对饮何辞落日曛。

(0)

暮春凤凰台宴集·其二

相随宾从古仪台,况是新晴丽景开。

城阙万家斜照里,乡关极目岭云隈。

六朝词客供文藻,百代王孙閟草莱。

空翠暮来浑欲滴,穿林骑马意迟回。

(0)

新结小茅亭

新结小茅亭,彷若在空翠。

阒寂为柴门,竟日无人至。

篁叶风萧萧,日夕更森邃。

道经时一展,澹泊饶古意。

野人性疏阔,颇与世人异。

聊此避尘俗,亦是时共弃。

(0)

于村路寻得江岸幽处

石绕村坳一径斜,又沿芳草出江涯。

烟生积水欲为雨,风到閒枝亦作花。

僧带野云归古寺,鸟衔山翠落人家。

川源有路皆仙隐,好向渔翁买钓槎。

(0)

卢允传同过舍弟肇恩野人庐

烽烟何处散幽忡,共向幽居访桂丛。

繁影阶移青竹日,微凉池泛绿荷风。

閒看世事浮云外,老寄诗名浊酒中。

试问当筵词赋客,清才谁复似卢鸿。

(0)

别刘吉卿

黄木湾头湾水平,朱明洞里鹧鸪声。

春江二月仙帆去,倚剑看云无限情。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