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圣廑此念,良用笃厥志。
群歆久弗惊,众耻勉无弃。
昔圣廑此念,良用笃厥志。
群歆久弗惊,众耻勉无弃。
侪等(chái děng)的意思:指同类、同等级的人或事物。
浮华(fú huá)的意思:形容外表繁华、华丽,内里虚浮、空洞。
甘苦(gān kǔ)的意思:形容人在艰苦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甘心忍受苦难。
共喻(gòng yù)的意思:共同的比喻。
公侯(gōng hóu)的意思:公侯指的是古代的贵族爵位,也用来形容地位高贵、显赫的人。
贵贱(guì jià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的高低。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疾徐(jí xú)的意思:形容行进速度快慢交替。
朗然(l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情绪愉快。
名位(míng wèi)的意思:名位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中所拥有的地位和声望。
内蕴(nèi yùn)的意思:内在的品质或特征
气势(qì sh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伟、威风凛凛,如彩虹一般壮丽。
世荣(shì róng)的意思:指享有盛誉和荣耀的声名。
吾侪(wú chái)的意思:我们
绣裳(xiù cháng)的意思:指美好的衣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虚器(xū qì)的意思:指外表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价值或能力。
异等(yì děng)的意思:不同等级、地位或品质的人或物。
一艺(yī yì)的意思:指只懂得一种技能或只有一种才艺。
优伶(yōu líng)的意思:优秀的演员或艺术家
自负(zì fù)的意思:自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过于自信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知识等过分自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或批评。
这首诗《寄子受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通过对比贵贱、名位与内在修养的关系,表达了对个人品德与艺术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贵贱虽异等,名位本虚器”,揭示了社会地位与名声地位并非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它们不过是外在的符号和工具。接着,“优伶蒙绣裳,乃与公侯类”以戏子穿着华丽服饰与贵族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外在形式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区别。
“内蕴苟不充,浮华焉足恃?”则直指内心世界的充实与否是决定一个人真正价值的关键所在,而非表面的装饰或地位。接下来,“昔圣廑此念,良用笃厥志”引用古代圣贤的智慧,强调了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和坚定的决心。
“吾侪等斲输,聊欲鸣一艺”表达了诗人及其同辈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渴望和努力,即使技艺可能难以被所有人理解或欣赏,但依然坚持自我表达。“疾徐难共喻,甘苦常独嗜”说明艺术创作的过程充满了个人的独特体验,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条斯理,都只能由创作者独自品味。
“群歆久弗惊,众耻勉无弃”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吸引并感动人们的心灵,而那些肤浅的作品则容易被人遗忘。最后,“薄长时自负,朗然增气势”描述了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与自信,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清晰的目标。
“持此较世荣,何由失吾意?”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追求来衡量个人成就和幸福的观点,认为只有坚守内心的信念和理想,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外界的认可。
综上所述,《寄子受三首(其二)》通过对比内外、贵贱、名位与内在修养的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个人化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艺术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