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三九韦温》全文
- 翻译
- 常常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应对,回顾过去在家中所作的诗篇。
多么可悲啊,我忍着病痛坚持诵读,如今终于不辜负这份才情被认可。
- 注释
- 常:常常。
恐:担心。
愧:感到惭愧。
屋漏:形容才华不足。
追怀:回顾。
在室诗:过去的家中诗作。
可怜:可悲。
忍死:忍受病痛。
诵:诵读。
不负:不辜负。
乃今:现在,当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系列中的第二百三十九首,题为“常恐愧屋漏”。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忧虑和对孝道的深刻理解。诗人“常恐愧屋漏”,意思是常常担心自己的行为不够完美,如同屋檐下的滴水,虽小却时刻提醒着自己的不足。他通过“追怀在室诗”回忆过去的孝行,那些曾经含辛茹苦、默默奉献的日子,他没有忘记,即使在艰难时刻也坚持诵读有关孝顺的诗篇。
“可怜忍死诵”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孝道的执着与坚韧,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坚守孝的精神。“不负乃今知”则强调了他对孝的理解和实践,认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没有被辜负,如今得到了认可和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敬畏和身体力行的决心,具有很高的道德教化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得舍弟消息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
故人不见五春风,异地相逢岳影中。
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生民有恨将谁诉,花木无情秪自红。
莫把少年愁过日,一尊须对夕阳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