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愿(bēi yuàn)的意思:悲愿是指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愿望,形容人心情沉重、愿望难以实现。
除道(chú dào)的意思:除去邪恶、扫除障碍,使道路清晰。
慈悲(cí bēi)的意思:指心地仁慈,有同情心,对人对事都有宽容、关怀之情。
法要(fǎ yào)的意思:指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等法令的要求和规定。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归依(guī yī)的意思:归顺依附,向某个人或事物表示忠诚和依赖。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精专(jīng zhuān)的意思:指某一领域或技能上非常专精和精通。
经文(jīng wén)的意思:指有关经书、文献的内容或言论。
救苦(jiù kǔ)的意思:救助苦难的人。
利益(lì yì)的意思:指个人或集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行动,追求自身的好处。
妙法(miào fǎ)的意思:指高超的方法、技巧。
明通(míng tōng)的意思:指理解事理明白,通达一切。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十洲(shí zhōu)的意思:十洲是指地球上的各大洲,表示广阔辽阔的地域。
霄路(xiāo lù)的意思:指高远的道路,比喻仕途、学业或事业的前途。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音名(yīn míng)的意思:音乐的名称或称号。
愿力(yuàn lì)的意思:指人的意愿和力量。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云梯(yún tī)的意思:云梯是指用于攀登高山或者陡峭悬崖的梯子。在引申意义上,云梯也指的是解决困难或者突破障碍的方法或手段。
- 翻译
- 修行佛法要专心致志,目光远大,道路不会偏离。
日月光明如同洞察三界的眼睛,云端的阶梯上有来自十洲的仙人。
慈悲的意愿多么深远,消除烦恼的道路最为坚定。
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因其利益世人而闻名,经文早已在世间流传。
- 注释
- 妙法:高深的佛法。
精专:专心致志。
烟霄:高空。
路不偏:道路不会偏离。
日月:太阳和月亮。
三界眼:洞察三界的慧眼。
云梯:云端的阶梯。
十洲仙:传说中的仙人。
慈悲愿力:慈悲的意愿和力量。
弥何远:多么深远。
道最坚:道路最为坚定。
救苦观音: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名利益:因利益世人而出名。
经文:佛经。
世间传:在世间流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缘识》之一,展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和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开篇“归依妙法要精专,极目烟霄路不偏”表达了对于佛法的坚定信仰与追求,以及心之所向,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
接着,“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达到灵魂自由翱翔的境界。这里“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佛教中的宇宙构成,而“十洲仙”则是对道教中仙人所居之地的一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不同宗教文化的吸纳与融合。
后两句,“慈悲愿力弥何远,烦恼能除道最坚”强调了佛教中的慈悲精神,以及通过修行能够克服一切烦恼和困难。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面对生活挑战的态度。
最后,“救苦观音名利益,经文曾与世间传”则是对观音菩萨的赞颂,认为其能够救拔众生于苦难之中,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佛教经典的尊崇以及这些经文在世间流传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佛法、观音菩萨的信仰,以及对超脱尘世和解脱烦恼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与救赎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