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仲 信 留 别 宋 /李 洪 倦 游 再 闰 入 都 门 ,喜 见 隆 兴 诏 令 新 。功 业 讵 堪 铭 日 观 ,龙 钟 空 叹 倚 天 津 。题 诗 竹 阁 逢 寒 食 ,修 禊 兰 亭 及 暮 春 。我 欲 扁 舟 成 泛 宅 ,五 湖 烟 月 伴 渔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泛宅(fàn zhái)的意思:指在家中无所事事,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功业(gōng yè)的意思:指伟大的事业或功绩。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湖烟(hú yān)的意思:湖泊上升的水汽,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隆兴(lóng xīng)的意思: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日观(rì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诗竹(shī zhú)的意思:指才情出众、文学才华出众的人。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津(tiān jīn)的意思:指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意味着高明、有才华、有出息。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修禊(xiū xì)的意思:修禊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风调雨顺。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渔人(yú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和耐心的人,能够冷静应对困难和挑战。
再闰(zài rùn)的意思:指农历年份中再加一个闰月,表示时间的延长。
诏令(zhào lìng)的意思:指皇帝发布的法令或命令,也泛指上级领导发布的命令。
竹阁(zhú gé)的意思:指高雅的书斋或阁楼。
- 注释
- 倦游:厌倦了远游。
闰:闰年。
都门:京城。
隆兴:宋朝的年号。
诏令:皇帝的命令。
新:新的。
讵堪:怎能比得上。
铭日观:刻在泰山日观峰上的功绩。
龙钟:形容年老体弱。
天津:洛阳的天津桥。
题诗:题写诗篇。
竹阁:竹制的小楼。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修禊:古代春季的祭礼,以祈求消灾除病。
兰亭:著名的书法圣地,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暮春:春天的末期。
扁舟:小船。
泛宅:水上居所。
五湖:泛指江南的湖泊。
渔人:渔夫。
- 翻译
- 厌倦了在外漂泊,再次回到京城,欣喜地看到隆兴年间有了新的政令。
我的功绩怎能与泰山之巅的铭记相比,年老体衰只能空自感叹岁月如流,只能倚靠在天津桥边。
在竹阁中题诗,正值寒食节,又逢暮春时节,兰亭集会已过。
我渴望像渔人那样,乘舟漫游,让五湖的烟波月色成为我的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疲惫中重返都市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对新诏令的喜悦与期待。诗人通过“倦游再闰入都门,喜见隆兴诏令新”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政策更新换代的支持和欢迎。
接下来的“功业讵堪铭日观,龙钟空叹倚天津”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功业的赞美之情,以及面对宏伟建筑时不禁发出感慨。这里的“龙钟”可能指代宫殿或是古代乐器,通过其声音与天际相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志向的向往。
在“题诗竹阁逢寒食,修禊兰亭及暮春”的描写中,诗人记录了自己在特定环境下的行动。竹阁、寒食、兰亭和暮春共同构建了一种淡雅宁静的意境,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与情感寄托。
最后,“我欲扁舟成泛宅,五湖烟月伴渔人”表达了诗人想要乘船远行,将水上生活视为理想居所的愿望。这里的“五湖”可能是指代江南五湖,即太湖、西湖、东湖、南湖和鄱阳湖,代表着广阔的水域与悠闲的渔夫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疲惫到喜悦,再到对历史的赞叹,以及最终的向往自由和宁静生活。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词风的婉约与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