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膏沁。镜开重揾。淡拭唇边粉。
《点绛唇》全文
- 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化妆的情景,充满了东方美学的韵味。诗中“一点胭脂”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精致而略带神秘的场景。胭脂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化妆品之一,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娇艳。通过“甚由惹起单于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可能引发他人的嫉妒或爱慕之情,增添了几分情感的深度。
接着,“醉馀妆竟,不怕樱红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化妆的过程和自信的态度。即使在醉酒之后,她依然精心打扮,不惧怕樱红色的口红褪去,展现出一种对美的执着追求和自我肯定的精神。
“茗啜春风,浅吸娇云润”则通过饮茶和吸入轻柔的云气来比喻女子的清新脱俗,以及她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雅。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也是诗人对其内在气质的赞美。
最后,“兰膏沁。镜开重揾。淡拭唇边粉”四句,细腻地描述了女子化妆的细节过程。兰膏的香气渗透肌肤,镜子开启后,她再次轻轻擦拭唇边的粉黛,这一系列动作既展现了化妆技艺的精湛,也体现了女子对于美的极致追求和对自身形象的精心呵护。
整体而言,《点绛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化妆的美丽瞬间,更蕴含了对女性独立、自信和对美的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冽井
冽彼井泉,莲华斯名。有美一人,于焉载沈。
夫也不二,昊天曰明。父之我爱,曷慰我心。
冽彼井泉,莲华其号。有美一人,于焉是蹈。
琴瑟既合,载言载笑。父母不允,中心悼悼。
有冽彼泉,弦歌之东。所谓伊人,宛在其中。
我心既得,皇恤我躬。匪一死之,义之从容。
有冽彼泉,在弦歌内。所谓伊人,之死靡悔。
人孰不死,我无昧昧。是心之存,炯千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