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
《端午》全文
宋 / 连文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相传楚俗兰汤一枕南薰正长

门掩绿阴无个事起来过午时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俗(chǔ sú)的意思:楚地的风俗习惯。指楚国的风俗习惯,也泛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个事(gè shì)的意思:个体的事情,个别的事务

过午(guò wǔ)的意思:指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形容事情已经过去或者错过时机。

兰汤(lán tāng)的意思:指优美的音乐或诗词。

南薰(nán xūn)的意思:指南风吹向南方,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或者事物的发展向好的方向发展。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午时(wǔ shí)的意思:指中午时刻,也可指时间拖得很长。

无个(wú gè)的意思:没有个体,没有个别的。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无个事(wú gè shì)的意思:没有个人的事情,指没有个人私利,只考虑公共利益。

注释
兰汤:古代习俗,端午节用兰草煮水洗澡,以避邪气。
南薰: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这里指代端午时节的和煦南风。
绿阴:绿色的树荫,形容环境清幽。
午时香:古代习俗,中午时分焚烧的香料,可能是艾叶等端午常用的香品。
翻译
传说中楚地有习俗,在端午时节沐浴兰汤,这一天阳光正好,南风微熏。
门户掩映在浓浓的绿荫下,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起身焚烧午时的香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南方楚地的风俗。"相传楚俗试兰汤"一句,点出端午节人们会沐浴兰汤,以示清洁和避邪,"兰汤"可能指的是用兰草煮成的药浴水。"一枕南薰日正长",南薰指南方温暖的气候,暗示着端午时节白天漫长,人们在慵懒的午后享受宁静。

"门掩绿阴无个事",诗人通过描绘门前绿树成荫的静谧场景,展现出节日里人们闲适的生活状态,没有太多事情打扰,只有自然与宁静陪伴。最后,"起来烧过午时香"则揭示了端午节除了沐浴之外,还有焚香祈福的习俗,这香可能是端午节特有的雄黄香或者其他祭祀之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宋代楚地端午节的民俗风情,既有生活细节的刻画,又有节日气氛的烘托。

作者介绍

连文凤
朝代:宋   字:百正   号:应山   籍贯:福州三山

福州三山人,字百正,号应山。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猜你喜欢

易门

背溪开北户,别路出西林。

熟客也须问,游僧未得寻。

庭中闲草色,园内老莺吟。

尽日无人事,犹嫌住少深。

(0)

旅寓

九月犹絺衣,故乡胡不归。

塞鸿声一到,江树叶都飞。

路晚逢僧少,门寒过客稀。

自惭蘧伯玉,又是一年非。

(0)

悼李公奇·其一

自从绣帽离京国,平克山东又海东。

决策但期千里胜,回头俄见一星红。

云横古汴神兵寂,月满长淮虎帐空。

最忆张巡齿牙落,唐家青史有奇功。

(0)

白燕

入听呢喃旧语哗,惊看玉质点檐牙。

乌衣国里谁同侣,白板扉中自一家。

掠水影随冰尽泮,穿檐光透月初斜。

上林来往翻飞处,袅袅梨花更柳花。

(0)

咏凤仙花

凤鸟久不至,花枝空复名。

何如学葵蕊,开即向阳倾。

(0)

采莲

风日正晴明,荷花蔽洲渚。

不见采莲人,只闻花下语。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