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因修益上,德以进为功。
卦可古敦复,爻应筮击蒙。
不穷(bù qióng)的意思:没有穷尽,无限的意思。
长养(cháng yǎng)的意思:长期抚养,长时间的培养。
黼黻(fǔ fú)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威严庄重。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荒疏(huāng shū)的意思:形容人疏于修养,荒废了精神和技能。
击蒙(jī méng)的意思:指击败、打败蒙受冤屈的人。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问学(wèn xué)的意思:指向他人请教学问,以增长自己的知识。
虚冲(xū ch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实际意义的冲动或行动。
业因(yè yīn)的意思:指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或因果关系。
志道(zhì dào)的意思:志向高远,道义高尚的人生道路。
至圣(zhì shèng)的意思:指最为崇高、圣洁的人或事物。
此诗《赋得进德修业》由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其内容深邃,旨在探讨个人道德修养与学业进步的重要性。
首句“志道推君子”,开篇即点明了追求高尚道德品质是君子应有的行为准则。接着,“荒疏凛厥躬”一句,强调了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即使面对荒疏或困难,也要保持敬畏之心,坚持自我提升。
“业因修益上,德以进为功”两句,阐述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增进事业的发展,而道德的进步则是这一切努力的成果。接下来,“卦可古敦复,爻应筮击蒙”运用了易经中的概念,说明了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可以克服初学者的困惑,达到更高的理解层次。
“身心资长养,问学贵虚冲”则强调了身心健康与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谦逊的态度的重要性。最后,“至圣基堪立,名山用不穷”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尊崇,认为他们的教诲如同名山大川,永远值得人们去探索和学习。“升平须黼黻,怀抱契皇衷”则寄寓了对社会和谐与个人理想实现的期待,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达到与理想状态相契合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与学问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丈夫四方志,高远当自期。
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
去年当此夕,莆阳叹别离。
今年况在客,又值中秋时。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
碧落净如洗,清光满无亏。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
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
就寝苦不寐,起步当前墀。
凉风湿我巾,金风吹我衣。
徙倚恣瞻玩,徘徊动遐思。
亲闱隔山海,清樽知共谁。
柏台忆良契,对此争光辉。
仙舟有同侣,买醉情怡怡。
独我抱孤闷,劳劳客天涯。
问月月不答,随云向西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