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渤澥(bó xiè)的意思:指海洋中的渤海和渭澥,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沧渊(cāng yuān)的意思:指深不可测的大海或深渊,也比喻深远的境地或深奥的问题。
层城(céng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墙高耸、层次分明。
缠绵(chán mián)的意思:形容感情或音乐声音柔和、绵长、连绵不断。
大人(dà rén)的意思:成年人,指年龄较大的人。
亨屯(hēng tún)的意思:指事物兴盛、繁荣的样子。
精卫(jīng wèi)的意思:指顽强不屈的精神,比喻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盛壮(shèng zhuàng)的意思:形容盛大、繁荣的局面或景象。
盛年(shèng nián)的意思:指人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时期。
微眇(wēi miǎo)的意思:微小而难以察觉
文木(wén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和学问。
衔石(xián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默默承受、忍受苦难。
曳履(yè lǚ)的意思:踌躇、犹豫、不敢前进。
忧思(yōu sī)的意思:忧虑和思念。
壮年(zhuàng nián)的意思:指人在壮年时期,身体强壮,精力充沛。
捉衿(zhuō jīn)的意思:指紧紧抓住别人的衣领,形容紧急关头争取机会或掌握对方的要害,也可表示依靠他人以求得利益。
千里骥(qiān lǐ jì)的意思:形容马非常出色,能够在千里之外跑得很快。
- 鉴赏
这首诗《杂诗(其二)》由明代诗人胡直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首句“捉衿不厌短,曳履不辞穿”描绘了主人公在生活中的忙碌与奔波,即使衣着简陋,也无怨言;即使鞋子破旧,也愿意忍受。这种坚韧与豁达的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接着,“所嗟白日驰,当我盛壮年”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正值壮年的他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这句诗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呼吁。
“盛年不可再,忧思起缠绵”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强调了青春岁月的宝贵性,一旦错过便无法重来,由此引发了深深的忧思。
“精卫何微眇,衔石填沧渊”引用了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象征着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表达了诗人虽面对困难与挑战,仍怀揣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人志亨屯,匪为识玉怜”则表达了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即便遭遇艰难险阻,也不会因外界的误解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彰显了诗人的坚定意志。
最后,“策我千里骥,膏我文木轩”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千里马,渴望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求,希望能在文墨之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实现与文化传承的强烈愿望。
“朝游漱渤澥,暮宿层城巅”描绘了一幅朝向大海探索,夜晚栖息于高山之巅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充满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杂诗(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浯溪中兴颂
湘江东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兴碑。
谁凿丰碑镇山曲,溪边美人美如玉。
想当歌颂大业时,胸蟠星斗光陆离。
蚕须虿尾更清劲,凛凛襟怀冰雪莹。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馀。
后来更有黄太史,健笔题诗起翁死。
一派溪流彻底清,溪边镜石坚而明。
我思古人不可见,水石犹作琼瑰声。
朅来名山访遗迹,烟雨凄迷山路湿。
野叟蒙头看打碑,君其问诸水边石。
敬思堂四言
有亭央央,高丘之傍。父兮母兮,坚深埋藏。
厦屋凄凉,宰木成行。春秋蒸尝,酒浆牛羊。
身体俯伛,虽劳弗彰。心志瞀乱,虽烦弗扬。
欲求幽阴,茫茫洋洋。两间四方,实系我肠。
何以照之,明神后皇。凡今之人,谁同慨伤。
示诸弟
吾家崛起蓬蒿间,先君为学良苦艰。
典衣买书教我读,平生贫窭不此悭。
岁晚才沾寸禄养,天祸无何颓泰山。
况时汝辈各少小,不及见汝学燕閒。
逮今孤露历岁月,渐觉长大成疏顽。
诗书堆积有素业,文章体要亦易攀。
固须仁义力造诣,慎择朋友少往还。
偏亲堂上待甘旨,况已齿龀双鬓班。
更可踟蹰忽荣养,不如乌鸟鸣关关。
官家公道禄寒畯,勉旃进取欢慈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