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筱低临席,惊流注满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超遥(chāo yáo)的意思:超出极限,超过极远的距离
芳荪(fāng sūn)的意思:形容花草香气浓郁,使人陶醉。
浮喧(fú xuān)的意思:指浮躁喧闹的环境或氛围。
惊流(jī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急速湍急。
开襟(kāi jīn)的意思:指敞开衣襟,表示心胸宽广,心地豁达,不拘泥小节,能容忍他人的过失或错误。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流注(liú zhù)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注入的速度很快。
散绝(sàn jué)的意思:消散、消逝、绝迹。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暇景(xiá jǐng)的意思:指空闲的时间和安逸的环境。
下意(xià yì)的意思:在不经意间,不经意地。
写望(xiě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心境开阔。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子爱(zǐ ài)的意思:指子女对父母的深深的爱意和孝顺之心。
坐忘(zuò wàng)的意思:坐忘是指在冥想或修行中,完全忘却外界的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思维空灵的状态。
林下意(lín xià yì)的意思:指言辞含蓄、意味深长,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暗示或隐喻的方式来传达。
- 翻译
- 趁着闲暇时光远行,远离尘世的喧嚣纷扰。
眺望山峰间云雾缭绕,敞开衣襟享受夏日葱郁的林木。
乡野之人怜爱与鸟儿亲近,离家的游子喜爱芬芳的香草。
卧于竹席上,身旁是低垂的细竹,湍急的流水注满了整个园林。
在林间悠然自得的心境中,弹琴饮酒,静坐间忘却了言语。
- 注释
- 超遥:远行。
暇景:闲暇时光。
洒散:分散,这里指摆脱。
浮喧:浮动的喧闹声,指尘世的嘈杂。
写望:远望,眺望。
峰云:山峰间的云雾。
开襟:敞开衣襟,比喻心情舒畅。
夏木:夏天茂盛的树木。
野人:乡野之人,这里可能指隐士或普通人。
狎鸟:与鸟儿亲近嬉戏。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芳荪:芳香的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卧筱:卧于竹席或竹林旁。
临席:靠近坐席。
惊流:湍急的水流。
满园:充满整个园林。
□然:此处□可能为错字或特殊符号,原意不明,但根据上下文可理解为'悠然'。
林下意:林间生活的闲适情趣。
琴酌:弹琴与饮酒。
坐忘言:静坐之中忘记了言语,形容心境宁静至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篇“超遥乘暇景,洒散绝浮喧”两句,通过对远处风光的描述和对喧嚣尘世的摒弃,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的愿望。
接着,“写望峰云出,开襟夏木繁”一联,以形象鲜明的笔触描绘出了山峰间云雾缭绕、树木茂密的生动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野人怜狎鸟,游子爱芳荪”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和谐相处的情形,以及旅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这里的“野人”指的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简朴民众,而“游子”则是远行的旅者,通过他们的喜爱,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珍视。
“卧筱低临席,惊流注满园”一联,继续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水声和花草之间的交响。诗人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身边是溪水潺潺的声音,而花草则繁茂至极,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然林下意,琴酌坐忘言”两句,通过诗人沉浸于林间的意境和对琴音的欣赏,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给予心灵的慰藉与宁静。这里的“□然”是指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而“琴酌坐忘言”,则表达了音乐的美妙能使人忘却一切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之美好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怀和深厚的人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