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值花三月,真堪酒百巡。
何钱将挂杖,瞥眼忍辜春。
早识佺期过,攀囊借贴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桃花盛开的大水边、老朽的茅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桃花三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诗人借此美景,畅饮百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
“何钱将挂杖”,一句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深意。诗人或许在思考生活的轻重,或是对物质的淡泊态度。面对春天的美好,他选择“瞥眼忍辜春”,即不愿错过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体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珍惜之情。
最后,“早识佺期过,攀囊借贴津”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或期待,希望友人能像佺期一样,共同享受这份春日的美好,共享生活的点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丁宁千遍,教绾住、一枝飞絮。
柰伶仃、孤燕归来,黄昏自语。
纵使长条堪系马,栖鸦风冷斜阳暮。
问前时、流水绕桃花,今何处。沤已散,难重聚。
镜已破,难重觑。听子规唤道,不如归去。
他日天台花再发,人间自有刘郎遇。
便痴迷、蝶梦不教醒,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