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李 中 舍 袭 之 宰 南 郑 宋 /梅 尧 臣 莫 问 褒 中 道 路 难 ,襄 阳 直 上 几 重 滩 。苍 烟 古 柏 汉 高 庙 ,落 日 荒 茅 韩 信 坛 。出 水 槎 头 一 丝 挂 ,穿 虹 雨 脚 两 桥 残 。土 风 大 抵 如 南 国 ,期 会 先 时 俗 自 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槎头(chá tóu)的意思:指人的领导地位或权威的象征。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大抵(dà dǐ)的意思:大致,大约。表示大体上或大致上的意思。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高庙(gāo miào)的意思:指高大宏伟的庙宇,也比喻雄伟壮丽的建筑物。
韩信(hán xìn)的意思:指具有聪明才智、机智过人的人。
汉高(hàn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追求的目标崇高。
虹雨(hóng yǔ)的意思:形容雨后出现的彩虹。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期会(qī huì)的意思:期望相见、期待会面的意思。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土风(tǔ fē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追求的东西过于平庸、庸俗,缺乏高尚品质。
先时(xiān shí)的意思:过去的时间;以前的时候
一丝(yī sī)的意思:指极少、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雨脚(yǔ jiǎo)的意思:形容雨势大,下得密集而有力。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韩信坛(hán xìn tán)的意思:韩信坛是指韩信的墓地,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境地或处境非常糟糕。
- 注释
- 莫问:不必问。
褒中:地名,位于今陕西汉中一带。
道路:路途。
难:艰难。
襄阳:地名,今湖北襄阳。
直上:直接通往。
几重滩:多层滩涂。
苍烟:青色的烟雾。
古柏:古老的柏树。
汉高庙:纪念汉高祖刘邦的庙宇。
韩信坛:韩信曾经的将坛,这里可能指代古代遗迹。
出水:从水中露出。
槎头:木筏前端。
丝挂:细线悬挂。
穿虹:穿过彩虹。
雨脚:雨后的彩虹。
两桥残:两座桥梁残破。
土风:地方风俗。
大抵:大致。
南国:南方地区。
期会:聚会、约定。
先时:提前。
俗自安:习俗自得其乐。
- 翻译
- 不必询问褒中路途艰险,襄阳城直通前方有多少层滩流。
古老的烟雾笼罩着汉高祖庙,夕阳下韩信的将坛显得荒凉。
水中露出的木筏末端挂着一线,彩虹般的雨脚映照着两座残破桥梁。
这里的风俗大致像南方,人们习惯提前准备,生活自得其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李中舍袭之宰南郑》,通过对友人赴任南郑途中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目的地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地风俗的期待。首句“莫问褒中道路难”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不易的关切,接着“襄阳直上几重滩”描绘了险峻的山路和重重叠叠的滩涂,显示出路途的艰难。
“苍烟古柏汉高庙”写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庙宇,以历史遗迹烘托出南郑的古老与文化底蕴;“落日荒茅韩信坛”则提及了韩信的遗迹,暗示南郑曾是军事要地,有着英雄的历史。这两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跳跃,丰富了诗的内涵。
“出水槎头一丝挂,穿虹雨脚两桥残”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南郑独特的自然景观,既有水边的孤舟,又有雨后彩虹下的残桥,展现出南郑的秀美与沧桑。
最后两句“土风大抵如南国,期会先时俗自安”,表达了对南郑民风淳朴、生活节奏较慢的赞美,以及对友人能够适应并融入当地生活的良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诸友
谁家喧马盍朋簪,屋压城头水照檐。
橘柚两山香尽在,蒲荷十里净相兼。
愁将久雨春无赖,别在明朝酒未厌。
甚欲去同三四友,鲈风更捲一江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