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村皆隔竹,无径不由松。
《溶江道中》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溶江道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韵,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浓郁的乡愁。
首联“一自别湘水,大溶还小溶”,诗人以湘水为起点,引出对大溶江与小溶江的描述,暗示了旅程的开始与沿途的变换,也预示着内心情感的波动。
颔联“有村皆隔竹,无径不由松”,通过“皆”、“无”二字,强调了竹林与松树在沿途环境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仿佛它们是连接村庄与自然的桥梁,也是诗人行进中的指引与陪伴。
颈联“云积岭头涧,日沈山外峰”,运用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岭与夕阳西下时山峰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尾联“中华知己远,时与峒苗逢”,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深处仍怀有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与当地峒苗族人的相遇,既展现了民族间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尊重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溶江道中独特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