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花(bái huā)的意思:形容徒劳无功、白费心机的事情。
悲愿(bēi yuàn)的意思:悲愿是指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愿望,形容人心情沉重、愿望难以实现。
慈悲(cí bēi)的意思:指心地仁慈,有同情心,对人对事都有宽容、关怀之情。
大心(dà xīn)的意思:谨慎,小心,注意
道场(dào chǎng)的意思:道场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者修炼的地方,也可泛指任何人修炼的场所。
二应(èr yīng)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要求的回应或应对。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撒手(sā shǒu)的意思:放弃、放手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生发(shēng fā)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壮大、繁荣昌盛。
圣慈(shèng cí)的意思:指极为仁慈和慈爱的行为或态度。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我身(wǒ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或个人
无畏(wú wèi)的意思: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小白(xiǎo bái)的意思:指对某一事物或领域了解很少或完全不了解的人。
异人(yì rén)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人,与常人不同的人物。
一众(yī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物,形容数量众多。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观自在(guān zì zài)的意思:自由自在地观察和行动,不受限制
- 翻译
- 圣人的慈悲和意愿如同观自在,居住在小白花山的修行场所。
在大海的漩涡中领悟到圆满的三昧境界,具备三十二种化身,无所畏惧地布施智慧。
有一位众生发下宏愿,愿意度化我身并超越自我意识。
在万仞高峰前放手前行,观音菩萨难道与常人有何不同吗?
- 注释
- 慈悲:佛教中对众生的慈爱与悲悯之心。
观自在:观世音菩萨的别称,象征能随众生心而显现。
小白花山:可能指代一个具体的修行圣地。
三昧:佛教中指集中精神、达到心神宁静的状态。
三十二应:佛教中指观音菩萨有三十二种不同的形象以适应众生。
舍识:放下自我意识,超越世俗认知。
万仞峰:极高的山峰,象征困难或挑战。
观音:佛教中的慈悲女神,代表救苦救难。
异人:与众不同的人,这里指观音与众不同的特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观世音赞》第六首,以赞颂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法力为主题。首句“圣慈悲愿观自在”表达了观音菩萨的神圣慈悲,以及她能自由自在地观照世间苦难。接着,“小白花山住道场”描绘了观音菩萨居住在清净之地,修行佛法的形象。
“海漩三昧觉澄圆”运用比喻,形容观音菩萨的智慧如海中漩涡般深邃,内心清明圆融。“三十二应施无畏”则指出观音菩萨具有三十二种化身,能够无所畏惧地普度众生。
“有一众生发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识”表达出观音菩萨对众生的广大悲愿,愿意帮助任何一个发愿求救的人,连同他们的烦恼和执念一起解脱。“万仞峰前撒手过”象征着观音菩萨在困难重重中也能轻易度过,显示其超凡的力量。
最后两句“观音岂复异人乎”直接肯定观音菩萨并非与众不同,而是与众生平等,皆具佛性,深化了对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庭坚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和对其慈悲精神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河内别村业闲题
阮氏清风竹巷深,满溪松竹似山阴。
门当谷路多樵客,地带河声足水禽。
闲伴尔曹虽适意,静思吾道好沾襟。
邻翁莫问伤时事,一曲高歌夕照沈。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才喜新春已暮春,夕阳吟杀倚楼人。
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
今日尚追巫峡梦,少年应遇洛川神。
有时自患多情病,莫是生前宋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