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定 林 院 窗 宋 /王 安 石 道 人 今 辍 讲 ,卷 祴 寄 松 萝 。说 波 罗 密 ,当 如 习 气 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燎炉(liáo lú)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的炉子,比喻非常繁忙或非常热闹的场所。
起灭(qǐ miè)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起和消亡,表示事物的起落和变化。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竹鸡(zhú jī)的意思:指人在外表上装得像样,实际上没有真才实学或者没有真本事。
- 注释
- 竹鸡:一种鸟,叫声类似竹子破裂的声音。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或梦境之地。
篝灯:在野外或户外用树枝等燃烧的照明物。
燎炉:点燃的火炉,可能指取暖用具。
问道人:询问修行者或有智慧的人。
浑忘:完全忘记。
无:没有,不提及。
- 翻译
- 竹鸡鸣叫唤我从梦境中醒来,我在摇曳的篝火旁拥炉而坐。
试着询问道人他的梦境如何,他只说完全忘记,没有提及是否有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书定林院窗》。从诗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独自沉思的情景。
"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
这里,诗人通过“竹鸡”——即竹制的鸡形报时器的叫声,唤醒了他从迷梦中回到现实世界。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夜被惊醒后,重新点燃灯火的情景。"篝灯"和"拥燎炉"则表现出诗人在寒冷夜晚为了取暖而做出的动作。
"试问道人何所梦,但言浑忘不言无。"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梦境的探寻和回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但言浑忘不言无"则意味着诗人虽然无法完全记起梦中的内容,但却坚信梦中一定有所感悟,不会是毫无意义的空幻。
整首诗通过夜晚点灯取暖的细节,反映出诗人独处时内心世界的宁静和深邃,以及对梦境含义的思考。王安石在这里展现了自己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的双重身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