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非非(fēi fēi)的意思:非非指的是不断否定或反驳,表示坚决否定或反对。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含玉(hán yù)的意思:指心地善良,品质高尚,有才华或有美德的人。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羚羊(líng y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反应敏捷的人。
品格(pǐn g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奇才(qí cái)的意思:指才能出众、非凡的人。
清高(qīng gāo)的意思:指个人品质高尚、不为名利所动,态度傲慢超然。
生风(shē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兔毫(tù háo)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画画的技艺极其精细细致。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学步(xué bù)的意思:指模仿学习别人的行为或举止。
羊角(yáng jiǎo)的意思:羊角是指羊的角,比喻事物的前景或发展趋势。
玉兔(yù tù)的意思:指月亮。
筑坛(zhù tán)的意思:指修建祭坛,也比喻为了某种目的而做准备。
作作(zuò zuò)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非非想(fēi fēi xiǎng)的意思:指坚持错误的想法,执迷不悟,不肯改正错误。
玉兔毫(yù tù háo)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画画的笔法极为细致精巧。
- 鉴赏
这首诗《论诗(其三)》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传统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与追求。
首联“生风啸虎擅刘曹,莫角奇才是两豪”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比作猛虎与疾风,暗示了他们卓越的才能与影响力。这里的“刘曹”指代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与曹操,两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们的事迹和智慧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那些在各自领域中展现出非凡才华的人物,如同猛虎啸风,令人敬仰。
颔联“后世几曾追汉魏,当年直欲薄风骚”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古代文学成就的崇敬之情。汉魏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许多经典作品在此时诞生,如《楚辞》、《汉赋》等,它们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联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代文学高峰难以超越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学成就的向往与追慕。
颈联“非非想挂羚羊角,作作芒含玉兔毫”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非非想”可能是指不拘一格、超越常规的想象,“羚羊角”和“玉兔毫”则是文人笔墨的象征,分别代表了锐利与高洁。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创新与高雅艺术追求的渴望,即在创作中既要敢于突破常规,又要保持高尚的艺术品质。
尾联“我辈筑坛思学步,端应品格树清高”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与追求。在这里,“我辈”指的是诗人及其同道,他们立志于学习前人的优秀传统,并在创作中树立起高洁的品格。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与继承,也表达了他们对于自身创作标准的严格要求,即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也要坚守道德与人格的纯净。
综上所述,《论诗(其三)》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学以及个人创作的独到见解,既是对古代文学成就的致敬,也是对现代文人如何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