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崇墉(chóng yōng)的意思:指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或城垣。
敌忾(dí kài)的意思:指敌对的双方互相仇恨、矛盾激烈。
盖棺(gài guān)的意思:指人死后,将棺材盖上,表示事情彻底结束,无法挽回。
敢言(gǎn yán)的意思:指敢于直言不讳,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孤臣(gū chén)的意思:指在朝廷或组织中没有得到支持或忠诚的臣子或下属。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猛士(měng shì)的意思:指勇猛的士兵或英雄人物。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棠梨(táng lí)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相似程度非常高,几乎无法区分。
巍然(wēi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威严的样子。
一种(yī zhǒng)的意思: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特定类型,强调事物或情况的独特性或特殊性。
- 鉴赏
这首诗《过马公墓书感(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通过描绘马公墓的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和英雄忠诚性的深刻思考。
首联“巍然高冢俯崇墉,宛笑盖棺论未公”描绘了马公墓的雄伟景象,墓冢高耸,俯瞰着周围高墙,仿佛在微笑中讽刺着世人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不公。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墓冢以情感,暗示了对历史评价的不满。
颔联“殇等汪僮终后死,事非敌忾敢言忠”对比了马公与汪、僮等人的命运。马公最终牺牲,而汪、僮等人在生前并未表现出同样的忠诚。这句诗揭示了忠诚与生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对不同人物忠诚度评判的差异性。
颈联“读碑谁陨孤臣泪,树碣翻旌猛士功”转向对马公墓碑的感慨。读碑之人或许会因马公的英勇事迹而落泪,而墓碑上所记载的功绩却可能被后世遗忘或误解。这里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脆弱性和对英雄事迹被忽视的忧虑。
尾联“一种伤心难遣处,棠梨花放隔年红”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尽管时间流逝,但马公的牺牲和忠诚依然令人感伤,如同隔年的棠梨花开得鲜艳,却无法抚平心中的哀痛。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牺牲精神的敬仰和对公正评价历史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公墓的描写和历史人物命运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和英雄忠诚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记忆脆弱性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癸巳七月送姚廉访移司金陵二首
十载孤怀郁不开,二年谈麈得重陪。
亦知久聚难为别,纵复相逢有此回。
野老共遮骢马路,仙翁合管凤凰台。
慈湖相见如相问,已约钟山探早梅。
金陵禁林有感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
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