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呈 诸 同 舍 宋 /华 岳 洛 阳 年 少 不 知 几 ,十 载 南 州 赋 式 微 。三 举 不 登 黄 甲 去 ,两 庠 空 笑 白 丁 归 。头 长 贾 昔 过 三 尺 ,腰 大 巨 今 徙 十 围 。祗 恐 金 銮 不 前 席 ,谁 云 无 策 富 王 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丁(bái dīng)的意思:指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没有专业技能的人。
不登(bù dēng)的意思:不上去,不登上。
黄甲(huáng jiǎ)的意思:指被黄色的甲胄所包裹的身体,比喻勇猛的战士或武装力量。
金銮(jīn luán)的意思:指皇帝登基,即皇位的象征。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三举(sān jǔ)的意思:指采取三次行动或举措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式微(shì wēi)的意思:指权势、地位、影响力等逐渐衰落、减弱。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王畿(wáng jī)的意思:指国都、都城,也泛指国家的疆土。
无策(wú cè)的意思:没有办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洛阳,历史上曾是繁华的都城,但“年少不知几”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记忆的模糊。十载过去,诗人在南州写下了自己的诗歌风格,却只能感叹“赋式微”,暗示个人才华和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
“三举不登黄甲去”指的是科舉考试中连续三次失败而不能进入仕途,而“两庸空笑白丁归”则是对教育的嘲讽,学校(庠)里学习的是空洞无物的知识,只能让人空有笑容,最终一事无成。这里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科举制度的残酷和教育的失灵。
“头长贾昔过三尺”和“腰大巨今徒十围”,则是对物质生活的描述,其中“头长”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高贵的发式,而“腰大巨”则形容体型之胖,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个人境遇的变化和命运的无常。
最后两句,“祇恐金銮不前席,谁云无策富王畿”,表达了对权贵阶层的讽刺。金銮(铃)是古代车马上的装饰,也象征着官职和地位,而“不前席”则意味着无法接近或获得高位。接着,“谁云无策富王畿”,直白地说出对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的王公贵族的质疑。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乡道中
泫淋密三朝,朝朝率西浒。
幽壑染黄精,流尽千山乳。
遥注碧苍上,一吞复一吐。
无空不起云,无地不连雨。
夹林响飕飗,百树皆仰俯。
柳懒浑欲眠,竹醉犹解舞。
倦客易惊心,敝舆招风侮。
目断岭南峰,迷离莫可数。
情知日月慆,可奈雨风拒。
空馀夙夜心,瞻望陟屺岵。
勖今
外物欣己,亦念吾庐。徂春及冬,庭扉自如。
栖无风雨,出亦马车。见华则悦,先贤戒子。
战胜何日,逝敢踌躇。既观天与,复溯人初。
繇路居宅,孰为毁誉。功崇惟积,业坠惟疏。
其日其月,岁不我徐。谁能壮老,独费居诸。
幸甚勖今,勉足澄馀。无怠无偷,仅不生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