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得势(dé shì)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取得权势、地位、优势等。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蒿目(hāo mù)的意思:指眼界狭窄,见识浅薄的人。
寒露(hán lù)的意思:
◎ 寒露 Hánlù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悔祸(huǐ huò)的意思:悔祸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后悔已经发生的祸害。它表示一个人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感到后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过失。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祸机(huò jī)的意思:指祸患即将到来的预兆或迹象。
将毋(jiāng wú)的意思:将:将要;毋:不要。表示要做某事但最终决定不做。
雷厉(léi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或言辞凶猛有力,威风凛凛。
霜威(shuāng wēi)的意思:比喻权威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威力。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迅雷(xùn léi)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闪电般迅猛。
阳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春风,形容春天的和煦气候。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后的一场风雨,以及随之而来的雨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变化,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重阳风雨后,散雹满城飞”,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和自然现象,风雨之后,雹子在城市上空飘洒,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得势迅雷厉,感时寒露违”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雷声和寒露人格化,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迅猛与不合时宜,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谁回天地怒,先示雪霜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力量的象征意义,将天地间的愤怒与雪霜的威严联系起来,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强大,也暗含了对某种力量或权威的敬畏与反思。
最后,“蒿目疮痍甚,将毋悔祸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可能引发的后果的警觉。这里的“蒿目”比喻忧心如焚,而“疮痍甚”则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苦难。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并提醒人们警惕可能带来的祸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始渡罗阳水历诸峰
夙龄慕名山,心常恋仙阙。
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
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
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
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
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
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
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
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
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