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仙(de xiān)的意思:指人得到神仙的指点或庇佑,使得自己的学识、技艺或境界突飞猛进。
典型(diǎn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或特点。
绯紫(fēi zǐ)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极其美丽。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犁牛(lí n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劳努力,不怕辛苦。
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酴醾(tú mí)的意思:形容美酒香醇。
仙丹(xiān dān)的意思:仙丹是指传说中仙人所服用的神奇药丸,比喻极其珍贵的药物或灵丹妙药。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自封(zì fēng)的意思:自我标榜、自我吹嘘
- 注释
- 仙丹:比喻珍贵的养分或精华。
护花云:形容保护花朵的祥云或美好的氛围。
酴醾: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可酿酒。
典型:典范,指优秀的花朵。
绯紫:红色和紫色,形容花色艳丽。
禾黍:泛指五谷,象征农事和生活。
犁牛:农耕的象征,代表农夫。
老农:经验丰富的农民。
- 翻译
- 亲手封存仙丹般的精华,守护花朵的云彩聚集了浓厚的秀美。
并未嫌弃芍药在恰当的时节盛开,反而有酴醾作为酿制美酒的原料。
欣喜地看到典范般的一朵朵花儿绽放,何必执着于层层叠叠的深红浅紫。
必定知道五谷比桃李更有价值,不如向老农询问耕作的智慧。
- 鉴赏
这首宋诗《赴宣卿牡丹之集和奇父二首(其二)》是胡寅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牡丹的喜爱与赞赏。首句“移得仙丹手自封”形象地写出牡丹的珍贵,仿佛它蕴含着仙家灵丹,诗人亲手呵护。接下来,“护花云结秀阴浓”运用比喻,形容牡丹如云般繁茂,荫影浓郁,增添了其华贵的气质。
诗人欣赏牡丹不与群花争艳,即使芍药盛开,酴醾可供酿酒,他更偏爱牡丹的独树一帜。“未嫌芍药争时发,却有酴醾作酒供”表达了这种独特的情感。牡丹的花朵“喜见典型开朵朵”,每朵都充满典型之美,诗人并不追求繁复的色彩,而是看重其内在的品质。
“宁须绯紫计重重”进一步强调,诗人认为牡丹的美不在于外表的绯紫重叠,而在于其内在的风韵。最后,诗人以“定知禾黍胜桃李,何似犁牛问老农”作结,将牡丹与常见的农作物进行对比,暗示牡丹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还可能像粮食一样实用,甚至能引发农耕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牡丹平凡中寓含深层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赞美牡丹的独特风姿和内在品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