桕树已如雪,板桥微有霜。
立看北来雁,风急不成行。
板桥(bǎn q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出现断层,比喻事物的连接中断或发展不顺利。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内隐(nèi yǐn)的意思:隐藏在内部或深处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隐茅(yǐn máo)的意思:隐居在茅草之中
这首清代毛澄的《偶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山居画面。首句“崦内隐茅屋”,点明诗人身处山间僻静之处,茅屋掩映在山崖之内,给人以远离尘嚣之感。次句“隔篱闻药香”,通过篱笆那边飘来的药草香气,暗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清雅和自然。
“秋山独行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的情境,秋意浓厚,落叶飘零,增添了孤寂的氛围。“落叶下寒塘”则展现出落叶随风飘落在寒冷的池塘上,营造出一种凄清的秋景。
“桕树已如雪”运用比喻,形容桕树叶子经霜后变得洁白如雪,显示出深秋的萧瑟。而“板桥微有霜”则描绘了板桥上薄薄的白霜,更添了几分冷寂。
最后两句“立看北来雁,风急不成行”,诗人驻足凝望北归的大雁,因疾风吹过,雁阵无法整齐飞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居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深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