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抛淮郡印,事入岘山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军门(jūn mén)的意思:指军队的门户,比喻军队的力量、威望和门第。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墓门(mù mén)的意思:指墓穴的门,比喻死亡。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岘山(xiàn shān)的意思:指高山或险峻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事物高耸、险峻。
巷哭(xiàng kū)的意思:形容凄凉悲伤的情景。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岘山碑(xiàn shān bēi)的意思:指对人物行为或事物特点的极度赞美和歌颂。
- 注释
- 鼓吹:指庆祝或送行时的乐队演奏。
舟归:船只返回,可能指官员卸任或战后归乡。
军门:古代军队驻扎地的大门,也可指朝廷或将领府邸。
岘山碑:历史上的纪念碑,用来纪念有功绩的人物。
敌在家:敌人在国内,暗示内部叛乱或外患威胁。
城危:城市面临危险的情况。
墓门:死者的墓穴入口。
千载:千年,表示时间长久。
- 翻译
- 当鼓乐声中船儿归航的时候,军门内外哀哭正浓。
他舍弃了淮郡的官印,事迹镌刻在岘山的石碑上。
敌人在境内,守城又有何用?危急时刻,谁来坚守?
墓门已经永久关闭,千年之后仍令人感伤不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表民所作的挽诗,悼念的是都梁太守洪季辅寺丞。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鼓吹舟归日”,描绘了洪季辅在生前最后一次归家的情景,以鼓吹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他的离世。次句“军门巷哭时”则转而写到他的去世给当地带来的悲痛,军门内外皆为之哀悼。
第三句“身抛淮郡印”,直接点明洪季辅的官职,他舍弃了自己的官位,可能是因为战事或其他原因。第四句“事入岘山碑”,暗示他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刻在岘山的石碑上,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第五、六句“敌在家何用,城危孰与持”,诗人反思在敌人当前,洪季辅的离去对于保卫家园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他的惋惜和对局势的忧虑。
最后一句“墓门今已闭,千载使人悲”,直抒胸臆,表达对洪季辅长眠于地下、身后无人能再挽狂澜的悲凉之情,以及对后人长久怀念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对时事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