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英霸器,俚叟诵诗书。
草书救深州,元翼终就屠。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大和(dà hé)的意思:指同一个家族或同一个国家的人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邸吏(dǐ lì)的意思:指贪污受贿的官员。
独智(dú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智慧。
奋身(fèn shēn)的意思:全力以赴、鼓起勇气去做某事
改图(gǎi tú)的意思:指改变形象、改头换面,通常用于形容人物变化或事物改观。
皇公(huáng gōng)的意思:指皇帝和公爵,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人。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龙变(lóng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巨大变化,形势迅速转变。
谋谟(móu mó)的意思:指筹划计谋,策划谋略。
奇才(qí cái)的意思:指才能出众、非凡的人。
丘民(qiū mín)的意思:指平民百姓,也可指普通人民。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天方(tiān fāng)的意思:天方意为天上的方位,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极高的境界。
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耒所作,收录在他的《感遇》系列诗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政治色彩浓厚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和个人抱负的深刻感慨。
首先,“世无英霸器”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英雄豪杰缺失的感叹。接着,“俚叟诵诗书”则描绘出诗人本身虽然学富五车,却不得志的处境。
“不能静丘民,安用称唐虞”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无法平定百姓、恢复古代盛世(唐虞)的忧虑。这里的“唐虞”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盛世,比喻理想中的美好社会状态。
紧接着,“堂堂赞皇公,龙变谁可拘”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权贵的批评,也透露出对变革的无奈和困惑。这里的“龙变”指的是权力高位者的频繁更迭,而“谁可拘”则是对能否有人能够遏制这种乱象的疑问。
下一句,“邂逅逢可人,奋身为谋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有能力、愿意出手相助的人的赞扬,以及自己投身于国家大计的决心。“邂逅逢可人”中的“邂逅”指的是能够遇到,或者说是幸运地得到;“奋身为谋谟”则强调了诗人的积极参与和献策。
接下来的两句,“草书救深州,元翼终就屠”描绘了一场军事行动的紧急与血腥。这里的“草书”可能指的是紧急情况下的简便文书,而“元翼”则是用来指代某个将领或统帅的名字。
随后,“谁能叱邸吏,奸将立改图”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腐败官员和不忠诚将领的强烈批判,以及希望出现能够改变这种局面的英雄人物。
“天方去大和,拔公去其都”一句,则是对某个权势者离开其统治地的描写。这里的“天方”可能指的是自然法则或者上天的安排,而“拔公”则是指某位高官的离去。
最后,“十年奇才论,独智羞群愚”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过往十年的智慧和才能的自我评价,以及面对世俗中庸碌之辈时的孤立与自豪。这里的“奇才”指的是非凡的才能,而“独智羞群愚”则表达了诗人即便在众人看来平庸,但自己深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远超常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盛世的向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以及个人抱负与无奈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