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圭璧(guī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或人才。
疾苦(jí kǔ)的意思:疾苦是指痛苦、苦难、艰辛。
觐接(jìn jiē)的意思:指宾主相见,互相接待。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肆觐(sì jìn)的意思:四处巡视,察看情况。
唐风(táng fēng)的意思:指唐代的风尚和风格,也用来形容古代的风貌和风格。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夏谚(xià yàn)的意思:夏天的谚语或俗语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有同(yǒu tóng)的意思:有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豫游(yù yóu)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地游玩、游览。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度龙泉关山西省诸臣来接》。诗中描绘了皇帝西巡时的情景,展现了宏大的场面与深沉的思考。
首句“西巡临九月”,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秋季末尾,皇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西巡。接着“肆觐接群工”描述了皇帝在巡行途中,受到了各地官员的热烈欢迎和朝见,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圭璧虽无辑,量衡应有同”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圭璧”(古代礼器)和“量衡”(测量工具)来象征礼仪与标准,表达了皇帝希望全国上下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礼仪,强调了国家治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豫游遵夏谚,蟋蟀验唐风”则进一步阐述了皇帝巡行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引用“夏谚”和“唐风”,即古代的民间习俗和文化传统,表明皇帝巡行不仅是为了视察地方,更是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节气变化(如蟋蟀的活动),来验证和指导农业生产,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
最后,“疾苦闾阎切,休徒颂屡丰”表达了皇帝关注民众疾苦,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这里的“闾阎”指的是普通百姓的居所,体现了皇帝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西巡这一宏大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其对国家治理、文化传承以及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治国理念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