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奴(ā nú)的意思:指妇女、女子。
薄宦(bó huàn)的意思:指官职低微,地位卑贱。
称觞(chēng shāng)的意思:指举杯祝酒,也指举杯敬酒仪式。
春游(chūn yóu)的意思:春天时节外出游玩。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归同(guī tóng)的意思:指回归原点,回到最初的状态或位置。
宦女(huàn nǚ)的意思:指官场中的女性官员或官员家中的女性成员。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牢记(láo jì)的意思:牢牢地记住,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漉篱(lù lí)的意思:形容篱笆上的竹片或木片很稀疏,光线透过来。
汝曹(rǔ cáo)的意思:汝曹是指“你们”或“你们众人”的意思。
煨芋(wēi yù)的意思:指处理事物时要耐心细致,不能急躁。
萦薄(yíng báo)的意思:形容事物纠缠不清、纷乱不堪。
- 翻译
- 儿子忙于微官,女儿随夫远行,谁来陪伴年迈的庞翁守着火炉。
我常常想起在都城一起烤红薯的日子,你是否愿意回来像以前那样一起卖漉篱(一种竹器)?
春天出游时,只有宗武牵着马,早晨起来饮酒也只是阿奴(仆人或小厮)在旁侍候。
你们要牢牢记住这句话,家乡虽然简朴,但比起外面的世界,还是更安稳些。
- 注释
- 儿:儿子。
萦:围绕,忙碌。
薄宦:微小的官职。
女:女儿。
从夫:跟随丈夫。
庞翁:老翁。
拥地炉:守着火炉。
颇忆:常常想起。
都尝:曾经一起。
煨芋:烤红薯。
肯归:愿意回来。
漉篱:漉篱(古代竹器,用来滤水或晒粮食)。
春游:春天出游。
捉辔:牵马。
惟宗武:只有宗武。
称觞:举杯饮酒。
阿奴:仆人或小厮。
汝曹:你们。
牢记取:牢牢记住。
家山:家乡。
差稳:稍微安稳。
似江湖:比得上外面的世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无尽思念。开篇“儿萦薄宦女从夫,谁伴庞翁拥地炉。”这里通过对一个家庭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国之情的渴望和孤独感。在这幅画面中,“庞翁”通常指的是年迈之人,而“女从夫”则暗示着妻子随丈夫而去,对于留守的老人来说,是一种深切的离别与孤独。
接着,“颇忆都尝煨芋否,肯归同卖漉篱无。”诗人通过对过去共同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这里的“煨芋”是一种乡土生活的细节,而“肯归”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归家的渴望。
第三句“春游捉辔惟宗武,晨起称觞仅阿奴。”诗人在春日出游时,只有宗武和阿奴两个仆从相伴,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也反映出其社会地位的变化。
最后,“一句汝曹牢记取,家山差稳似江湖。”这句话中“汝曹”指的是某种叮咛或嘱托,而“家山差稳似江湖”则通过比喻手法,将家乡的山水比作稳固如江湖,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深厚的情感和对其稳定不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乡愁,以及对家国之情的深沉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