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成圆果,声声绕串丝。
《念珠》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念珠》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念珠的深刻感悟。
首句“乌木为珠子,黄山去日持”,以乌木作为念珠的材质,黄山作为背景,暗示着这串念珠的珍贵与来历不凡,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接着,“得之云象罔,智者见摩尼”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念珠比作云中的象罔(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只有智慧之人方能洞察其真谛,摩尼则是佛教中的宝珠,象征着智慧和光明。这里不仅赞美了念珠的神圣与智慧的光辉,也暗含了对持有者的敬意。
“个个成圆果,声声绕串丝”则进一步描述了念珠的形态与声音,每个珠子都是完美的圆形,串在一起时,发出的声音如同丝线般悠扬,既展现了念珠的美感,也寓意着修行过程中的宁静与和谐。最后,“君看白玉闲,多半是从缁”一句,以白玉的纯净与从缁(缁衣,指僧侣的服装)的对比,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纯净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世俗与精神世界之间,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坚定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念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质上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哲学意义,以及对修行者精神世界的启示,体现了陈子升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