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贺孟门峻,蜕樵少室遒。
苍颉字成日,秋坟鬼夜啾。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放言·秋坟(其三十三)十一尤》。在诗中,诗人以“奇山”为引子,展开了一番对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先,“奇山不在貌,即作诗文求”,这句话点明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并非源自外在的山川景色,而是源于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山的奇绝之处不在于其外观,而在于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出的内在情感和哲理。
接着,“郊贺孟门峻,蜕樵少室遒”,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孟门山的峻峭与少室山的挺拔进行描绘,暗示了不同山峰所承载的不同意象和象征意义。孟门山可能象征着崇高与庄严,而少室山则可能寓意着变化与成长。
“古今指几屈,山鬼才谁俦”,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敬畏。山鬼,古代传说中的山神或山中精灵,此处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智慧,与人类文明相对照,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苍颉字成日,秋坟鬼夜啾”,苍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造字始祖,这里提到他,可能是为了强调文字与语言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与“秋坟鬼夜啾”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可能象征着死亡与遗忘,暗示了文字与记忆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延续生命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生死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