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兮周流,斯特迹之寄。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为 云 侣 天 游 赋 宋 /卫 宗 武 汗 漫 可 以 期 ,列 缺 可 以 至 。岂 不 高 且 远 ,未 足 语 超 诣 。至 人 司 重 玄 ,妙 境 此 融 会 。无 声 亦 无 臭 ,万 象 於 我 备 。不 必 八 柱 承 ,不 必 二 极 系 。曾 城 九 重 居 ,俨 若 具 乎 内 。於 焉 以 泮 涣 ,其 乐 浩 无 际 。气 凝 而 社 化 ,举 步 六 合 外 。乘 轮 阆 风 行 ,税 驾 丹 丘 憩 。逍 遥 兮 周 流 ,斯 特 迹 之 寄 。混 然 吾 太 虚 ,游 是 息 於 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柱(bā zhù)的意思:形容房屋结构牢固,稳固如八根柱子。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超诣(chāo yì)的意思:超越卓绝的才能或成就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二极(èr jí)的意思:表示两个极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风行(fē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风气或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盛行。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混然(hùn r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无序混杂的状态。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举步(jǔ bù)的意思:举步意指迈步行走,也表示行动或前进。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阆风(láng fēng)的意思:指喧嚣、热闹的场面或气氛。
列缺(liè quē)的意思:指缺乏、不足,形容某种资源或条件不充足。
妙境(miào jìng)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奇特的境地或状态。
泮涣(pàn huàn)的意思:形容水流泛滥,涨溢。也比喻言辞流利,口才出众。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融会(róng huì)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观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神化(shén huà)的意思:将人物或事物赋予神灵般的特质或地位。
税驾(shuì jià)的意思:指皇帝御驾亲临,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到来。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俨若(yǎn ruò)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像是非常庄重的样子。
以至(yǐ zhì)的意思:甚至,到了…的程度
以期(yǐ qī)的意思:希望、期望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曾城(zēng chéng)的意思:曾经是城市,比喻过去的辉煌或者曾经的成功。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重玄(zhòng xuán)的意思:重视并珍惜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重居(zhòng jū)的意思: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或地位。
- 注释
- 汗漫:广阔无垠。
期:期待。
列缺:星辰的裂隙,象征通往高远的途径。
超诣:超越常规的境地。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
重玄:深奥的玄理。
万象:万物。
八柱:古代天文学中的宇宙结构概念。
二极:天地两端。
曾城:神话中的天宫。
泮涣:界限消融。
逍遥:自由自在。
斯特迹:足迹,指人生道路。
混然:浑然一体。
太虚:宇宙,天空。
- 翻译
- 漫游可以期待,星辰之路可达。
难道不崇高且遥远?却未触及超越的境地。
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领悟深远玄理,奇妙的境地在此融合统一。
无声无息,万物皆在我心中具备。
无需八根柱子支撑,无需天地两端束缚。
居住在重重的天宫,仿佛一切都在内心拥有。
在这里,界限消融,快乐无穷无尽。
气息凝聚,精神升华,一步跨出六合之外。
乘坐风车在仙境遨游,暂歇于丹霞山丘。
自由自在地周游,这是我的足迹所向。
我与宇宙浑然一体,在这里找到休息和归宿。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为云侣天游赋》,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卫宗武之手。诗中融汇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仙境的想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汗漫可以期,列缺可以至。岂不高且远,未足语超诣。"
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的天地图景,意在表达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汗漫"指的是云海茫茫,"列缺"则是星辰缝隙,两者皆象征着极致的广博与高度。
"至人悟重玄,妙境此融会。"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至人"——即达到最高觉悟者的赞美,这种境界已超越世间凡尘,达到了深邃神秘的层次。
"无声亦无臭,万象于我备。"
这两句化用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概念,强调了一种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状态,"万象"则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诗人眼中得以体现和理解。
"不必八柱承,不必二极系。"
这里的"八柱"可能指的是宇宙的八方,而"二极"则是天地之极,即南北两极。这两句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超越,诗人不再受制于物质世界的限制。
"曾城九重居,俨若具乎内。"
"曾城九重"形容了一种仙界或道教中的高级修炼之地,而"俨若具乎内"则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这种仙境相通。
"于焉以泮涣,其乐浩无际。"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达观的快乐,它是内心的充实和自在,是一种超脱尘世烦恼后的喜悦,"泮涣"指的是水流潺潺,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如同澄清的溪流。
"气凝而神化,举步六合外。"
这里的"气凝"表明了一种精神集中的状态,而"神化"则是说这种集中到了极致,可以达到与宇宙合一、超凡入圣的境界。"六合"指的是宇宙的六个方向,即东南西北上下,"举步六合外"意味着诗人已能行走于更高的层面。
"乘轮阆风行,税驾丹丘憩。"
这两句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描绘,其中"乘轮"可能指的是乘坐云车或法轮,而"阆风"则是说随着风而行,"税驾"和"丹丘"都有仙界的意味,这一段文字展现了诗人在仙境中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
"逍遥兮周流,斯特迹之寄。"
这里的"逍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悠然心境,而"周流"则是说这种心态无所不至,无处不在。"斯特迹之寄"意味着诗人留下的是一串串思念和足迹。
"混然吾太虚,游是息于是。"
最后两句概括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即诗人达到了与宇宙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了世间一切的,而这种游走在仙境之中便是他内心世界的休憩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