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君每尘中,访君每尘外。
溪亭不难作,轩树茅为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蕃探访友人曾相士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每次见到曾相士,都在世俗与超然之间穿梭,既有在尘世中的寻常交往,也有在曾相士居所之外的神仙般的生活体验。他们一起品茗煮药,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茅草屋舍简朴而雅致,溪亭轩树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卷。
诗人提到溪亭的建造并不奢华,甚至以茅草为顶,显示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通过“面识欲何如,临流乌臼背”这两句,表达了对曾相士的熟悉和亲切,以及对他那种面对溪流、背倚乌臼(一种树木)的自在心境的欣赏。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固多穷,饮水但饥卧。
谁能趋权门,残冷分涕唾。
争名与驰利,到眼不一过。
居然流俗罪,我尔乃同坐。
得为荀郎吊,失作蒯生贺。
却笑货殖翁,高谈六雄破。
愁来挹黄奶,悲至邀白堕。
感时忽秋吟,蟋蟀正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