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
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
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
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
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更自(gēng zì)的意思:更加自由自在、更加放松自在。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旧隐(jiù yǐn)的意思:旧隐指的是旧日的隐士,形容过去的人或事物已经过时或不再适用。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思旧(sī ji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思念往事。
霞朝(xiá cháo)的意思:指太阳刚升起或刚落下的时候,天空呈现出美丽的霞光。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阴漠(yīn mò)的意思:形容天气阴沉、寒冷,给人以冷寂、凄凉的感觉。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洛阳城景色,充满了诗人对往昔隐逸生活的怀念之情。
“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开篇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的静谧图景。霜月同来,寒雨绵绵,诗人独处高楼,感受着夜的寂寞与孤寂。
“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这里,“已能”表明秋意浓重,而“阴漠漠”则形容天气的阴冷和湿润,随之而来的“更自韵萧萧”,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似乎连自然界也在与他同鸣共振。
“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这两句描绘了洛阳城中秋日景色。宫墙延伸,天空显得低沉而又有几分神秘,而津渡因雾气缭绕,以至于迷失了过河的路径。
“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诗人继续描写秋景,芦苇被寒霜覆盖,桂花的香味也随着晨雾而模糊不清。梁间的房屋则是诗人栖身之所,它似乎在轻柔的晨光中逐渐苏醒。
“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秋天的景色里,兰草被浓烟笼罩,叶片摇曳,而柳树则因风而更加坚韧,其枝条显得格外坚硬。
“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这两句中,“远沉”形容秋水的深沉与静谧,缑鹤的叫声从远处传来,而“轻送洛鸿飘”,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念,那些飘逸的云彩似乎带走了他心中的旧梦。
“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自在的情景。瓮圃,即小池塘,水中倒映着秋天的枯枝,而芝岩则是一处幽深之地,那里生长着坚韧不拔的长久之苗。
“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隐逸生活的怀念。有心中之人在思索过往的安静生活,而归去的车马也不必再次召唤,这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洛阳城秋雨中的景色,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某个段落的怀念与留恋。
霜林凋晚,危楼迥,登临无限秋思。
望中闲想,洞庭波面,乱红初坠。更萧索、风吹渭水。
长安飞舞千门里。
变景摧芳榭,唯有兰衰暮丛,菊残馀蕊。
回念花满华堂,美人一去,镇掩香闺经岁。
又观珠露,碎点苍苔,败梧飘砌。
谩赢得、相思泪眼,东君早作归来计。
便莫惜丹青手,重与芳菲,万红千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