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苏文忠公帖》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跋 苏 文 忠 公 帖 宋 /袁 说 友 世 言 晚 食 同 于 肉 ,缓 步 犹 云 可 当 车 。三 复 文 忠 二 三 帖 ,古 人 深 意 在 徐 徐 。
- 注释
- 世言:人们的说法。
晚食:晚餐吃得晚。
同于肉:等同于吃肉。
缓步:慢慢行走。
犹云:犹如说。
可当车:能顶得上乘车。
三复:反复阅读。
文忠:文忠,指某位古人(如欧阳修,因其谥号为文忠)。
二三帖:两三封信。
古人深意:古人的深层含义。
在徐徐:在于慢慢体会。
- 翻译
- 世人常说,晚餐吃得晚就像吃肉一样,慢慢行走也能顶得上乘车。
我反复阅读文忠的两三封信,从中深深体会到古人的深意是要慢慢品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对苏轼(文忠公)书法作品的跋语。他以晚食与肉相提并论,强调慢慢品味的重要性,暗示欣赏苏轼的书法也应该如同细嚼慢咽一般,从中体会其深意。"晚食同于肉"形象地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享受和珍视,而"缓步犹云可当车"则进一步延伸这种意境,寓意欣赏书法时应从容不迫,慢慢领略其精妙之处。最后,诗人提到"三复文忠二三帖,古人深意在徐徐",表明通过反复品味苏轼的几封信札(帖子),才能真正领悟到古人的深沉智慧,这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深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整首诗寓教于乐,倡导的是欣赏艺术作品时的耐心与细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之书石余因和兼谢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
作记马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
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
每对雄词观健笔,自惭孤迹附群英。
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
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
烟云炙尽散,树木晒欲落。
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
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
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鸟雀。
至此因自谓,胡为就名缚。
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
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因念吾故园,左右悉林薄。
昔我未第时,此有文酒乐。
长松借高荫,飞瀑与清濯。
层崖对僧咏,大石引客酌。
畏景虽赫然,无由此流烁。
于今只梦想,欲往途路邈。
所效殊未立,期归尚谁约。
徒尔发短歌,西首谢岩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