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种 石 菖 蒲 宋 /赵 孟 坚 少 年 眼 力 健 观 书 ,卷 裹 千 言 一 览 无 。官 事 簿 书 昏 惘 惘 ,效 尤 石 上 种 菖 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官事(guān shì)的意思:官方事务、政府事务
昏惘(hūn wǎng)的意思:形容心智迷乱,无法明辨是非或思维困惑。
上种(shàng zhǒng)的意思:指种植农作物或养殖动物。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惘惘(wǎng wǎng)的意思:形容心情迷茫、不知所措。
效尤(xiào yóu)的意思:效法并超越。指要超过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眼力(yǎn lì)的意思:指观察事物的敏锐程度和洞察力。
一览(yī lǎn)的意思: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全部事物。
- 注释
- 少年:指年轻的人。
眼力健:视力好,敏锐。
观书:阅读书籍。
卷里:书卷中。
千言一览无:大量文字一看就懂。
官事:公事,政务。
簿书:文书、账册,这里指公务文件。
昏惘惘:模糊不清,困惑的样子。
效尤:模仿,效仿。
石上:石头上。
种菖蒲:在石头上种植菖蒲,寓意清心明志。
- 翻译
- 年轻的视力敏锐,阅读书籍时能迅速理解
书中千言万语,他都能一目了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时精力旺盛、好学的读书人形象。他目光敏锐,读书过目不忘,显示出极高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诗人步入仕途,忙于繁琐的公文事务,感到迷茫和困惑,内心世界与先前的求知若渴形成鲜明对比。
"官事簿书昏惘惘"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被公务缠身,每日处理大量文书,以至于头脑昏沉、心情茫然的状态。他试图从这种困境中寻求解脱,效仿古人种菖蒲的习俗,寄情于自然,以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菖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雅和长寿,诗人借此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之外生活智慧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青年时期的锐意进取到中年后的内心转变,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琼惟水东林木幽茂予爱此三士所居虽无亭馆之胜而气象清远连日水涨隔绝悠然遐想各成一诗目为城东三咏·其一杜公司法
南极多老人,及见九代孙。
君生古崖州,气质清且温。
今年八十二,颇觉行步奔。
白发映红颊,疑是羲皇人。
城东有幽居,潇洒真隐沦。
渊明寓栗里,子美还羌村。
迁流到双泉,得与君子邻。
仁里圣所择,德齿古所尊。
佳节近重阳,黄花已纷纷。
家家社酒香,处处烹鸡豚。
今朝风日好,水落依旧痕。
一散腰脚顽,杖策时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