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太师益公·其七》
《寿太师益公·其七》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辟(bǎi pì)的意思:形容威力无穷,无所不能。

奔趋(bēn qū)的意思:形容人们争相奔走、追逐的样子。

貂蝉(diāo chán)的意思:指美女,尤指妖媚动人的女子。

都人(dōu rén)的意思:指都市中的人,也可指聚居在都市的人。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圆坛(yuán tán)的意思:指宴会或会议的场所,也指团体或机构。

斋洁(zhāi jié)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庄重、端正,内心清净无杂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隆重的祭祀场景,以及对权贵家族荣耀的赞美。"六龙斋洁疑圆坛",六龙代表尊贵与威严,斋洁的环境营造出庄严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圆形的祭坛之上,暗示着仪式的神圣与庄重。"百辟奔趋列后先",众多官员急切地奔向祭坛,按照顺序排列,显示出他们对仪式的尊重和对权贵的敬畏。

"华发都人惊未见",描述了在场的民众,可能包括老人(华发指白发),对眼前景象的惊讶,他们或许未曾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体现了仪式的非凡和影响力。"一门两使并貂蝉",则点明了权贵家族的荣耀,家族中两位使者同时佩戴貂蝉(古代官服上的装饰品),象征着家族的显赫地位和权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宏大与权贵家族的荣耀,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对权力与荣耀的崇尚。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秋日杂兴·其一

静院同僧宇,庭芜满露华。

寒虫亲败壁,残月背秋花。

流转曾无我,牢愁亦有涯。

占爻逢井渫,吾道付匏瓜。

(0)

题李木公肥遁庐图

枭鸾无并栖,温猛不并世。

伥虎势已成,投鼠有深忌。

事仇难苟同,衔恩敢独异。

坐视良不忍,轻去惭大义。

茫茫天壤宽,我行独无地。

却瞻先几者,冥鸿恣高寄。

遁远而处裕,学易符深契。

洪镛秘近响,沉略敛雄志。

愧此图中人,看天还忍泪。

(0)

舟过青岛访潜楼四首·其三

应门老臧获,朴野故不俗。

惊喜见我来,致词容有蹙。

昨为月十三,丁巳事在目。

随主在旧京,亲见宸位复。

荒荒十四载,往事堪痛哭。

出纸索我书,流品严清浊。

书中无多人,胡陈已鬼录。

主人深闭门,长岁少剥啄。

料无东坡客,教坏君实仆。

(0)

奉召赴天津行在所余倦知先生赠别次韵

深愧麻鞋杜拾遗,逡巡赴召屡愆期。

缉熙始荷维新命,辛螫谁陈小毖诗。

居洛望尊宁独乐,渡江失志欲何之。

重来影静心苏处,傥柱天穿地朽时。

(0)

山中即事二十四韵

骤暄迫穷阴,蒸雾起寒凌。

峰峰辉玉屏,溪溪窅水镜。

冰柱撑突崖,琼屑齿裂璺。

朽枯被鳞甲,摇曳响钟磬。

高矾罗万缨,椭璧滑千磴。

抢地丛筱低,冠岩一松劲。

救渴细窦鸣,裹脆寒菜剩。

枝拳冻雀痴,尾曳灶犬佞。

粉饰到茅屋,低昂失旧径。

俄顷腾濛濛,迷瞀跬步近。

练断豁腰腹,掌搴露股胫。

焚鼎香烟肥,披天絮袄称。

混茫万象冥,寂灭四禅定。

中宵星斗烂,纤翳扫忽尽。

耸峙入庄严,楼阁浸寒韵。

一白周九天,廓然见无圣。

嗟予况瘁馀,得睹岩壑胜。

绝境生净观,神籁发衰听。

誇丽秘阳施,刻露见阴凝。

强剖冰雪心,未得忧患正。

崎岖历千盘,向上难一寸。

酷寒天所纵,僵卧我为政。

方丈狮座空,维摩本无病。

冰砚炙微澌,贻我以无闷。

(0)

同君颖至黄龙寺

黄龙寺前娑罗树,直干斑文屹天柱。

我坐其下诵金经,苍翠婆娑开古庭。

苔地阴冷拥黄叶,四山龙气交冥冥。

石上犹刻昙诜字,手种已是千年事。

高僧有情何处逢,遗踪独起寒山意。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