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惭六事责,迫望一犁甘。
岁岁干明佑,奚辞渎再三。
步祷(bù dǎo)的意思:步行祈祷
诚愫(chéng sù)的意思:真诚而恳切地表达感情或请求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得得(de de)的意思:连续地得到、不断地获得
含含(hán hán)的意思:含含指的是言语含糊不清、说话含混不清。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灵雨(líng yǔ)的意思:指雨水及时、适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六事(liù shì)的意思:指六种重要的事情或任务。
求神(qiú shén)的意思:求助神灵的指示或帮助
虚掷(xū zhì)的意思:浪费、白白地花费或投入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罪己(zuì jǐ)的意思:自己承认自己的过错,自责自己的错误。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主题为“诣黑龙潭祈雨六韵”,表达了诗人面对春日虚度、夏日炎炎的自然现象时,内心的焦虑与对雨水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首句“经春已虚掷,入夏更何堪”描绘了春天过去而未见收获,夏天到来却更加难以忍受的情景,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接下来,“罪己申诚愫,求神礼宝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过失的反省,并通过虔诚的仪式向神明祈求雨水,展现了一种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对自然力量的尊重。
“载催骢得得,视昔麦含含”中的“催骢”可能指的是催促马匹前行,暗示着诗人急切地前往祈雨之地;“视昔麦含含”则以麦苗的生长情况来比喻对雨水的期待,形象生动。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之情。
“步祷丹梯迥,心希灵雨覃”描述了诗人步行至高处,虔诚地祈祷,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带来及时的雨水。这里的“丹梯迥”可能指通往神庙或祭坛的山路,隐喻了诗人精神上的跋涉。
“远惭六事责,迫望一犁甘”表达了诗人因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而感到羞愧,迫切希望得到雨水以缓解旱情,恢复农业生产。最后,“岁岁干明佑,奚辞渎再三”则表明诗人愿意年复一年地祈求神明保佑,即使被误解也愿意再次恳求,体现了其对农业丰收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祈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