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隐逸之气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以“柳覆崇垣水护门”开篇,通过“柳”、“崇垣”、“水”、“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居住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柳树覆盖着高墙,水流环绕着门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居所的私密性。
接着,“不依邻舍自为村”一句,点明了此处并非繁华市井或热闹村落的一部分,而是独立存在,自成一格的小村庄。这种远离尘嚣的状态,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感觉。
“何缘却近山陵道,日夕时闻车马喧。”则在对比中深化主题。山陵之道通常意味着通往外界的路径,但此处却意外地靠近,似乎预示着虽处幽静之地,却仍能感受到外界世界的动态。尤其是“日夕时闻车马喧”,既暗示了外界的繁忙与喧嚣,也反衬出小村庄的宁静与安详,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秋华.陆蔚庭秋夜读书图
澹月疏星,掩纱窗闪烁,今宵难寐。
风雨夜惊,萧萧满院秋至。
当年赋感欧阳,更叹息、无知童子。
狩多少清愁,付与寒蛩声里。一卷寄千里。
对双梧引碧,绿蕉凝紫。往事旧约,绮思亚阑独倚。
风流艳说云间,仗衍派、娄东传美。余此。
看百年、数沧桑几。
摸鱼儿.侍先讷士公游邓尉,宿圣恩寺,与陈子清合拓邾公牼钟
对名山、留连胜迹,披襟啸吟如许。
断崖石罅名题遍,洗认苔痕谁主。花落处。
吊芳冢前朝,枉费消魂句。春归故浦。
只翠柏森森,疏梅淡淡,摇曳自千古。
余剩墨,回首当年醉舞。而今寂寞僧户。
浮云十载浑难说,梦里犹惊鼙鼓。招旧侣。
问拓篆携钟,可有重来赋。危楼再据。
拚青眼情怀,酌醪滋味,抵掌话烟雨。
渡江云·其四答峨眉令,春柳韵
此山仙吏管,葛洪一样,勾漏请丹沙。
七年山外路,画角声中,寸寸度褒斜。
云涛似海,白茫茫、不见津涯。
曾记写、秋边小幅,红叶段侯家。鸣笳。
落照乌尤,借还官马。偏事阻、纷纭似猬,历乱如鸦。
风流地、主旌阳裔,坐江亭,夜读南华。
如此江山·其二图中人竞题词,问琴阁独高,依前韵志谢
笔尖活了江心绿,依稀二乔春锁。
水亮鱼天,霞红雁路,冷透衣裳云卧。行縢快裹。
约榔栗声中,白云穿破。
夜鹘呼风,扬州隐隐见灯火。
南天从古重镇,酒边歌羖䍽,愁梦应过。
六代江声,长淮树影,是计如今都左。青山笑我。
指劫后焦先,浪淘中坐。老泛花潭,海天凭战舸。
百字令·其七乱中受一廛而不得,感纪
卜居何地,似柳花著水,随风栖泊。
命到溧阳无躲法,家具一车谁托。
雁是劳人,龙名怪物,今止从军乐。
五湖三亩,但除天外飞落。
早识一把无茅,风飘挂处,悔不贪泉酌。
多少侯门森画戟,花锁九微香幕。
荒翠三弓,小红双盏,纸上专云壑。
太平终老,马头夜梦生角。
迈陂塘.江恭人墓
乱花边、卿应认我,一来奠黄抔土。
红心满地蘼芜草,遮得檀郎无路。卿且住。
是雨雨风风,漠漠埋愁处。人间更苦。
算非死非生,不夷不惠,留命草头路。
伤心事,我是十年无父。廿年先已无母。
纸钱风里黄门泪,托而朝朝暮暮。天万古。
更好好相将,泉路双儿女。逢春扫墓。
剩茅屋鸡声,水田牛迹,肠断白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