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孔 子 宋 /王 安 石 圣 人 道 大 能 亦 博 ,学 者 所 得 皆 秋 毫 。虽 传 古 未 有 孔 子 ,蠛 蠓 何 足 知 天 高 。桓 魋 武 叔 不 量 力 ,欲 挠 一 草 摇 蟠 桃 。颜 回 已 自 不 可 测 ,至 死 钻 仰 忘 身 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量(bù liàng)的意思:不加衡量,不计较。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量力(liàng lì)的意思: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合理评估和估计事物的大小、程度、重要性等。
蠛蠓(miè měng)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非常拥挤。
蟠桃(pán t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程非常缓慢或停滞不前。
秋毫(qiū háo)的意思:指极小的东西,形容非常细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忘身(wàng shēn)的意思:指人忘却自己的身份、地位,投身于某种事业或活动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钻仰(zuàn yǎng)的意思:钻研、深入学习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学问无穷的认识。诗中“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圣人的教导广泛而深邃,即使是后来的学者,也只能领略其万一。而“蠛蠓何足知天高”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观点,意指蚂蚁怎么能够理解天的高度,可见孔子之道浩瀚无边。
接着,“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两句通过历史上桓魋和武叔试图拔起一棵小草而导致蟠桃树也随之倾倒的故事,指出孔子的学问如同巨木,不可轻视。最后,“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则赞颂了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直到生命尽头,也不忘记对孔子的敬仰和投入。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手法,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孔子学问之伟大、深邃的钦佩,更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知识无限追求的精神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
留饯飞旌驻,离亭草色间。
柏台今上客,竹使旧朝班。
日落东西水,天寒远近山。
古江分楚望,残柳入隋关。
恋阙心常积,回轩日不闲。
芳辰倚门道,犹得及春还。
送唐赞善游越
田园临汉水,离乱寄随关。
今日烟尘尽,东西又未还。
长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间。
何处游芳草,云门千万山。
送僧游扬州
平明择钵向风轻,正及隋堤柳色行。
知尔禅心还似我,故宫春物肯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