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鹑尾(chún wěi)的意思:形容形状短小、微不足道。
骢马(cōng mǎ)的意思:指一匹骑乘的好马。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旄头(máo tóu)的意思:指旗帜的顶端,也泛指旗帜。用来形容人的威风和威严。
前旌(qián jīng)的意思:指前兆或预兆。
塞外(sài wài)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边远地方。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御史巡视边疆的情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边塞风情。
首句“绣斧向边城”,绣斧是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此处象征着御史的威严与使命,他正向着边疆进发。接着“萧萧骢马鸣”,以马蹄声的清脆与悠长,渲染出旅途的辽阔与孤寂,同时也暗示了御史的勇猛与坚定。
“黄花经绝塞”一句,黄花指的是菊花,这里借指边塞的秋色,经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艰苦。而“独石树前旌”则描绘了御史在一座孤立的石碑前树立旗帜的场景,既表现了边疆的荒凉,也体现了御史的独立与坚韧。
“乘月旄头暗”和“惊霜鹑尾轻”两句,分别从时间和季节的角度,进一步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挑战。乘月意味着夜晚的巡视,旄头暗则暗示了夜色的深沉与神秘;惊霜鹑尾轻则是对清晨景象的描绘,鹑尾轻则表现出霜冻的寒冷与自然界的宁静。
最后,“何忧李广辈,塞外不横行”一句,引用了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表达了对御史能力的信任与期待,即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御史都能像李广一样,在边塞上纵横驰骋,保家卫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御史巡视边疆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应符读韩文公龊龊诗考其岁月乃三十二所作今应符生亦三十二年矣深有愧焉因借其韵为咄咄篇以自警
咄咄汝为子,念之心可寒。
慕则非所慕,叹则非所叹。
愚生乃系俗,达人斯大观。
大明高照耀,沧海足波澜。
不求胜己友,有过孰抨弹。
不绝害心念,诚身奚喜欢。
沟浍无源本,易盈还易乾。
见善苟不明,譬彼东西湍。
仁义根于心,视精而行端。
读书贵知道,事亲宁以官。
会稽产竹箭,西海出琅玕。
虚名何足尚,所惧实才难。